619 2017,最后一场雪(第 3/4 页)
哪一家都至少采购二三十部,s级头部,价格暴涨200%,就俩字,砸钱。
单单“保底+分成”的奇异果,单集保底价800万元,a+级500万,a级最便宜价,也要300万!
好处是,无疑是寒冬里一把火,一把炭。
坏处跟前世一毛一样。
比如播放量注水,《楚乔传》,400亿,地球上的哺乳动物都要看一遍,比如短大快,大ip,大流量,大制作,拍戏首选流量明星。
甚至有公司不惜触犯“限薪令”,报价2个亿片酬请叶秦演电视剧,配自家的小花。
“现在,圈里流行一个词,叫‘互联网迁移’。”
杨曼敲了敲桌子,“观众向互联网迁移,传统影视公司向互联网迁移,电影导演、演员向电视剧、综艺迁移……”
内容相当硬核,但相当重要。
中高层听得聚精会神,倒是混入其中的刘师师,单手支颐,拿笔在笔记本画圈涂鸦,但下一秒,却抖了个激灵。
“明年,叶光纪要进行战略大调整。”
杨曼放下稿子,脱稿道:“影视剧方面,《白鹿原》已经给了个教训,口碑很高,但收视率却连1%都没破,所以,先网后台,发展流媒体,全力开辟网剧市场。”
叶秦仔细地一看,供电视台的,被砍到只有3部:
番茄台预订的《都挺好》、蓝莓台的《知否知否》、荔枝台的《大江大河》。
自家黑雾剧场推出《白日追凶》、《无罪之证》,公检法宇宙仍在拓展。
任务最重的是唐仁,《大宋少年志》、《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香蜜沉沉烬如霜》,算上《知否》,一年四部剧。
会议室里的所有人,全都看向蔡亿侬。
这是躺赢带飞,冲创业板上市啊!
“咳咳。”
他清清嗓子,假装咳嗽一声,特意强调一点,《大秦帝国之一统》,坚定不动摇,必须拍,砸钱也要拍!
此言一出,无人反对。
之后轮到电影的战略,没有大调整。
赵珊道:“《红海行动》放在暑期档怎么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