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636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第 2/3 页)

    而苏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达30.4万人,损失坦克2156辆、火炮1220门、飞机527架。

    柏林会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同时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英美法等盟军部队其实已经在柏林外围,但是他们没有选择与苏联一同进攻柏林,而是将这一历史性的任务交给了苏联,

    此时德国法西斯已经是困兽之斗,根本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按理说,反法西斯盟军也在另一战线逼近,苏联只需要围困柏林便可轻松获得此战的胜利,完全可以避免人员的巨大伤亡。

    但苏军却选择了再三要求独立进攻柏林,并且一路硬莽到底,最终以付出30多万人的伤亡代价攻克柏林。

    正如战后艾森豪威尔所说,他之所以将柏林让给苏军,是因为他知道柏林一役将使盟军至少付出10万名士兵的生命,显然此话绝非虚言。

    那么,苏联为什么要扛下所有的一切,他们此举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其中厉害,亦或者只是因为战斗民族的头很铁吗?

    不,苏联之所以想在短时间内攻占柏林,就是不希望给元首喘息的机会,将残余部队集中在柏林周围。

    如果对柏林进行长时间的围困,只会更多的消耗苏联有生力量。

    而在苏德大战中,苏联的卫国战争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但却为此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苏联当前的经济状况实在不允许战争拖得太久。

    另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苏联而言,苏德战争是一种耻辱性的存在,苏联军民迫切希望能够彻底的报仇雪恨。

    而独立攻下德国首都柏林,绝对是最好的复仇方式。

    这不仅是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苏联一种至高的荣誉。

    曾经杀得自己毫无还手之力的强大敌人,如今他们却一步步败在自己手里,最后连他们的首都也被自己独立攻下来。

    苏联需要也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泄情感,获得属于他们的至高荣誉、洗刷耻辱,并用实力向全世界宣言。

    所以,即便独立攻击柏林一定会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对于苏联而言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烟火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秘密部队之龙焱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木叶之风暴之主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