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 太平洋战场的猛鲨(第 2/3 页)
而这种顾头不顾腚的自杀式攻击,杨帆向来都不屑于去做,不仅是因为他知道整个历史走向,知道系统科技树发展趋势。
更重要的是,作为现代人,杨帆无法做到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当成沙盘上的兵棋,当成一群可以随时丢弃的消耗品。
故此,在完全没有必要和不具备正面硬刚的情况下,杨帆绝不会让麾下部队与日军舰队血拼,交换消耗比。
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二战中将潜艇运用得出神入化的国家首推德国,它的狼群战术让盟国海军吃尽了不少苦头。
除了德国外,美国是另一个将潜艇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国家。
因为它完美地切断了日本的海上交通线,值得一提的是美军潜艇部队官兵人数仅占海军力量的1.6%,而在旷日持久的封锁战中,其战绩占了54%。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共有43艘潜艇,和日本60多艘大型潜艇相比,这些美军潜艇存在吨位小,续航力不足,鱼雷威力小等毛病。
战争初期,这些潜艇向日本的战舰,运兵船以及货船发起了31次攻击,发射鱼雷66枚,却仅击沉了3艘货船。
珍珠港战役后,尼米兹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他是潜艇指挥官出身,因此对潜艇的战略作用认识比较深刻。
他把潜艇集中使用破坏日本海上运输线作为主要任务。具体战术则是自由猎杀,这点和德军的狼群战术大相径庭。
尼米茨的此举使得潜艇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仅在1942年一年中,美国潜艇战斗巡逻350次,击沉日本舰廷180艘,共计72.5万吨。
反观日本海军,虽拥有相对先进的潜艇,但任务不明确,取得的战绩十分有限。
取得战绩后的美军潜艇部队,越打越有信心,在无线电情报部门协助下,屡屡创造佳绩。
经典战例有白杨鱼号潜艇面对面击沉日军伊-173号潜艇,s-44小型潜艇发现日军重型巡洋舰编队后,冒险攻击,击沉了加古号重巡等等。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