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82章 速度、力量与激情(第 1/3 页)

    在硝烟弥漫的二战历史中,要说苏军表现最亮眼的坦克,必然是能与“虎式”正面对抗的is-2坦克,

    在盟军其他国家军队对德军虎式束手无策之时,是它面对虎式和斐迪南坦克,并创造出了8比41的优异战绩。

    无疑作为is-2坦克的后代,在二战末期新研发出来的is-3重型坦克车体、炮塔的倾斜装甲防护和侧面、后面防护都全面加强,当时其装甲占战斗全重的比率是世界坦克中最高之一。

    is-3重型坦克在火炮朝前的时候全长为9850毫米、车体长度为6900毫米、宽3150毫米、高2450毫米,战斗全重45.7吨。

    当前大部分坦克设计都是“方大头”,比如苏联的kv坦克,几乎就是个工整的正方形。

    而is-3坦克则首先打破了这个定势思维,跨时代地设计了半球型炮塔,和现代的锲型装甲很像,看上去就是一个扣着的炒锅。

    但这个“炒锅”并不简单,因为其本身有一个倾斜度,在同等装甲厚度的条件下,“炒锅”型的就比较坚固,且容易跳弹。

    炮塔的装甲设计成了渐变的模式,从底部往顶部越来越厚,底部厚度110mm,越靠近顶端厚度逐渐增加,最厚可达到255毫米。

    这种设计是经过战争实地考察和严密计算的,当时的苏联工程师希望透过这样的设计,使坦克不论处于什么样的角度,等效装甲厚度都不会低于160毫米。

    在火炮方面,is-3继承了前辈的d25-t122毫米口径火炮。

    该型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和杀伤爆破弹在内的多种弹药,并且经历了战争考验,曾多次在1500米外击毁虎式坦克。

    因此,is-3的火力在当前时代同样是无可挑剔的。

    is系列坦克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已经具备了很多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配备,但受限于时代也有着不少缺点,例如发动机支架过于庞大,机动能力稍显不足、焊接工艺落后,内部的空间狭小等等。

    当然“系统出精品”的永恒定律下,这些缺点都能得到极大改善,其综合性能绝不会比虎王坦克逊色。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烟火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秘密部队之龙焱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木叶之风暴之主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