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秋风未动蝉先觉(第 3/4 页)
瞬间的时间,让伊秀在脑袋中思索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通背拳最早相传是鬼谷子在云蒙山中,看见通背白猿猴跳跃技击,从而模仿创造出来的一种拳术。
事实究竟如何,年代久远,早已经不可考证。
但中华所有的武功,无一不是人观察自然,模仿各种动物来的。
动物身体强健灵活,人脑子聪明,大自然的造化,一阴一阳,莫不平衡。
通背拳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发展,已经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流派,有最早的白猿通背、五行通背、劈挂通背等等,这些拳种各有特点和长处,白猿通背的特点就是打斗的时候,身体特别灵活,而且发力之时迅猛如雷。
‘通臂拳仿猿猴扑击之术,脚步非常灵活,我之前看老薛的视频,明明刚正面交手,转眼就出现在了敌人背后,简直可以用神出鬼没来形容,拳法如鞭如枪,擅发寸劲,力量贯通,招招脆响……’
伊秀以自己的理解勾勒着对手,思忖着采用什么打法。
‘比灵活、比敏捷,我是自寻死路,可久守必失,稍有不慎就会被打中,一两拳我都未必消受得起。’
‘这一战,不好打啊!’
“伊秀老弟,你知道吗?你有些自大了啊!不是哥哥吹牛逼,你再练个两年,大概能达到我的高度。”薛礼一摆大褂,犹如一只大马猴。
“薛哥,打打看嘛!你可不要大意了。”
国术馆练武,也就是比武打架,伊秀选了薛礼这个明显比自己强的对手,就是为了验证新掌握的拳意。
“开始!”站在场边的吴青做了裁判。
话音刚落,薛礼没讲谦让,武者比武,虽然不出死手,但拳拳到肉那是必须的,伤筋动骨也是时有发生。只见他跨步进击,右臂一抖,力量贯通,仿佛标枪刺击,带动“枪尖”直直打向了伊秀胸口,脆响之声如有风鸣。
伊秀摆开桥手,但他手臂刚一动,眼前的薛礼却是陡然消失,仿佛猿猴的蹿跃,一下就到了背后,着实让人防不胜防。
“结束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