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章 省了二十块(第 2/3 页)

      苏桐坐起身往烟灰缸里点了点烟灰,又重新窝进沙发,“昨天傍晚我这边就接到了两通电话,分别是马源和余桦打来的,他们对《补天》还有对你很有兴趣啊。”

      马源和余桦跟苏桐联系,这一点于东一点都不惊讶,因为他们三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先锋派作家。

      或许后来有人提到先锋文学,首先想到的会是余桦或者叶兆延。

      但是对于八十年代,真正经历过先锋文学那段时期的人来说,马源绝对是先锋派最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说他是先锋派的开山鼻祖。

      84年他发表的《拉萨河女神》,被很多人认为是先锋派的开山作品,也是在这篇小说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小说的重点也未必非在“写什么”上,同样可以在“怎么写”上。

      其实在于东看来,先锋派不算是一种文学流派,因为它没有文学流派应该有的核心。

      看看先锋派这些代表人物的小说就能知道,他们的作品并没有统一的风格也没有一个相同的主题,只不过在技法上比相对传统小说要新颖。

      先锋派有其进步性,却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它只是华夏文学史上一场短暂的狂欢。

      于东之前在《收获》上发表的那篇文章,就对先锋文学的弊端有所指出,所以苏桐才会这么注意他。

      但是于东指出过先锋文学的弊端,却并不代表他在否定先锋文学,相反的,他认为先锋文学华夏作者们在文学上的一次新颖且有深度的探索,是对华夏文坛的完善。

      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于东的想法。当这些先锋作家不再一味先锋之后,就能作出更好的作品,比如苏桐的《妻妾成群》、余桦的《活着》。

      于东在《收获》那篇文章上引用过结构主义创始人索绪尔的一句话:语言像是一张薄纸,思想是正面,声音在反面,我们无法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中,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

      引申到先锋文学上,“怎么写”和“写什么”也一样,不能光顾着怎么写,而不在意写什么。

      这次马源和余桦为了自己打电话给于东,于东也确实没有想到,他没想到《补天》会吸引到他们的注意。

      “马老师他们应该不知道我之前在《收获》上发的那篇文章吧?”于东问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攻玉 我行让我上 情终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好运时间 覆水满杯 雪意和五点钟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黄烟 七天七夜 同学婚约 白色口哨 被绝情断欲后我成了万人迷 黑天 营养过良 敬山水 完美无缺 枭起青壤 男主他老是那样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