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太白皇砚(第 3/4 页)
砚底面的字体则有两种,一种是颜体,一是狂草。
前面两句颜体是居中而刻,而后两句则在前两句旁边的空白处刻的。
虽然后两句不在居中,但不影响它的气势。就见它笔法汪洋恣肆,飘逸洒脱,写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感觉,但又有一种悲凉的心情。
而在这恣肆的两句旁边还有一行蝇头小楷“蓬蒿人李太白”。
诗仙?
太白?李白?
难道是唐代的天字第一号的大诗人李白李太白?!
那这方砚台岂不就是“太白皇砚”了。
这一瞧,不但是岳正阳,就连梁福平也惊呆了,他结结巴巴问岳正阳。
“岳~岳老板,这就是‘斗酒诗百篇’的李白?”
李白,字太白,他斗酒诗百篇的典故太有名了,但凡搞收藏的,没有不知道。
据《新唐书》记载,唐朝天宝年间,一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御花园赏花,传召李白入宫作诗助兴。
可是当派去的差人找到李白时,他正酩酊大醉,差人无奈,只好将醉醺醺的李白抬到了皇宫。
当时李白得此消息,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他的政治主张,所以他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到唐玄宗面前。
于是也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名句。
等面见皇帝才知道原来是要他来写诗的,于是李白为了显示自己的诗才,就称要喝酒才能写出更好的诗来。
于是唐玄宗下令,贵妃斟酒,力士脱靴为其助兴。
这时的李白真是御驾之前风光无两,酒到酣时,挥笔写就十几首诗词,一气呵成。
而在李白所写的这十几首诗中,最著名的便是三首清平调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