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小地主的崛起(08)(第 3/4 页)
关氏已经是正宫皇后,她安排自家的下人给两个儿子。
总不能让他们进宫吧,都是拖家带口的,男人进宫做太监,多不合适。
沈清源坐在御书房,看完手中的信件,哭笑不得。和弟还是那样,任性的很。
居然带着一群家人游山玩水,也不想着快点进京,全家团聚。
几个女儿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大的都十八了,小的也有十四岁。
他也好些年没有见过她们,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
放下手中的信件,起身去皇后宫中,也让皇后看看这封信。
帝后夫妻怎么想的,沈清和不知道,他带着已经成婚的外甥还有侄女正在品尝美食。
抵达京城已是初秋。
住进和亲王府的和亲王,一点架子也没有,一天到晚琢磨吃的琢磨好玩的。
要么就是带孙子,几个孙子孙女都是他亲自带。
时常没事去皇宫蹭一天饭,找皇帝说说话,然后没啥事了。
沈清和活到五十八岁,送走父母,才闭眼离开。
为此皇帝伤心许久,不久之后皇帝宣布退位,把皇位交棒给太子。
影后前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位年约三十过一点的帅气男人,拉着行李箱,走在石板路上。
边走还边念一首古诗,左右环顾。这里的风景真美,典型的老式木板屋,一栋栋的映入眼帘。
脚下踩踏的是印有千年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路,前方不远处就是宽阔奔腾的沅水河。
连通两岸的是一座古朴的古石桥,他慢慢的走,慢慢的拍照,一直到走上石桥,在桥头的功德碑前,静静伫立许久。
神色激动,仔细查看着,用手中的专业相机拍下功德碑上所有的名字。
转过身,再静静的回望自己走过的古街,这条古街这座古石桥和他的家族有着很深的渊源。
他的不急,着实让一直跟随在他身后的工作人员急得不行。
工作人员们:大佬就是任性。
过气大佬也是大佬,他们还真不敢轻易得罪。
人家是没有如今小鲜肉的流量,可人家却有人脉有资源还有圈里的老资格,一般人即使有啥想法,也得藏在心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