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小地主的崛起(03)(第 3/4 页)
“不搬,相公来了信件,说家里有什么事,多听听和弟的意见。只要他不搬,咱家就不搬。”
“咱公子爷怎么那么相信隔壁七老爷家和公子。”
“你不懂,记住隔壁七老爷一家是值得咱家相信的人。”
关氏知道内情,但是懒得和丫鬟多解释什么。
如今府中的下人看着多,其实有一半都是为家里的生意忙活着。
所幸自家主子就那么几个,不需要多少人照顾。
沈家都没有伺候婆婆用饭的破规矩,早起也不用儿媳妇去请安。
只需要儿媳妇管好宅院的大小事就好,还有家中的生意。
唯一的就是不需要避讳,全家必须坐在一起用三餐。
在两家中间开了一道门,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间,双方会同时打开自己那面的锁。
一直到晚上才同一时间再关。
早饭过后,沈三爷家来了一位全城都知晓的人。
赵三姑的到来,沈三爷夫妻亲自接待。
“恭喜沈三爷,恭喜沈三爷……”赵三姑有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巧嘴,还没有坐好就开始先恭喜沈三爷。
坐在上座的人都明白赵三姑为啥来,只是不知道是为哪家来的。
“不知三姑道的哪门子喜,何喜之有。”
“哎呦喂,天大的喜事,西城于家老夫人托我上门提亲,您说是不是大喜事?咯咯咯……”
脸颊红的像红纸的赵三姑站着就像没骨头一样,摇摇摆摆个不停。一块素色手绢捂着大红嘴唇,笑个不停。
沈三爷真是不愿意看眼前的媒婆赵三姑,那形象辣眼睛,他很不明白:为什么无论民间媒婆还是官媒都喜欢吧自己弄的像个鬼。
“粮商于家?”沈三爷心中一惊。
“对呀,大粮商于家。”赵三姑笑的得意,心中想到,妥妥的。
相信沈三一家小门小户的,一定会答应,能把闺女嫁进于家,是多少小户人家的梦寐以求的事情。
什么朝代粮食都是根本,于家可是周围五六百里范围最大的粮商。
“三姑,可否告知是于家哪位公子?”
“哟,沈三爷是同意了。”
“不是同意,是问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