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 3/4 页)
坐在堂屋炕上的梁老头也很满意,三儿媳是个大方的,不错。梁大军则是满满的骄傲,全家就自己媳妇儿最大方,会做人。
嫂子弟妹们每次从娘家得点什么,基本不会给其余几家的孩子吃,都是藏着掖着,让孩子们躲在屋里吃。
全家谁不知道,就是孩子们都知道,孩子们一吵架,就会蹦出来自己吃过啥好吃的,馋对方,显摆呗。
走进堂屋的乔春花拿着一盒茶叶还有半包糕点,在坐的男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爹,娘,茶叶是我大外甥石头寻摸来的送给我的,我和大军可用不了这金贵玩意,正好孝敬您。
娘,这糕点是喜子福子给两个弟弟妹妹买的,我给您分半包,您和我爹夜里饿了,也能垫吧垫吧几口。”
“老三家的,有心了。茶叶我和你娘收下,糕点带回去,给毛蛋儿和珊珊吃。”
“我给大军,您和他说吧。”乔春花一把塞给丈夫,让他给。
在一边的乔大根没说啥,又不是自己家的事。
回到家,已经是晚饭时刻,爷孙三,跺跺脚上的积雪进屋。
背篓里面有回礼,大部分人家都给了回礼,就是孤寡老人也会抓几把自己弄的干野菜啥的,乔来顺做不了主,没办法给。
不过那孩子以后肯定会想办法找补回来的。一个村一个姓,都了解,不用说。
“咋才回来,去了老长时间。”喜子奶用笤扫给三人扫扫身上的少量雪花。
“一家家的送,还要说几句话,可不得老长时间,又不能飞。”
滨江市乔家
天黑前两个小时,沈清和带着两个孩子,拉着爬犁在雪地里玩得身上都冒汗。
只让两条狼狗拉着两孩子玩一会儿,大部分时间都是他拉着两个孩子玩,或者是柳嫣拉着两孩子玩。
夜幕降临,大小四个孩子才各自回家。在乔家门口,沈清和让柳嫣等等,进屋拿出来一长条腊香肠,大约有三斤,“小嫣,拿着,明天做来吃,不是东北的红肠,是南方来的腊香肠,香辣,有味儿,蒸来吃也可以,蒸好以后和别的菜烩烩,味道一样好。”
与柳家来往已久,他早已知道柳嫣是个大吃货,如今还带歪了两个小的,满脑子都是好吃的。
“谢谢,明晚的年夜饭,又多了一道菜。嘻嘻!”柳嫣不矫情,接过香肠,带着两小回家,人情会还的,很快就还。
她好吃归好吃,可不会占人家的便宜,总会想办法还回去。性格不错,沈清和才觉得她适合自己。
结婚是肯定的,要不爷奶还有妈会叨叨个没完,自己也不能一直看着老人为他着急不是。
既然有想法,以后得多照顾,他已经确定柳嫣也喜欢他。嗯,偷听来的。
两小的也高兴,跟着欢喜,石头哥的家好吃的多,哥俩都知道。
多多还知道黑市,石头哥真有本事,好吃的肯定是从黑市弄来的。要想自己在正规地方买,压根不好买,也买不到那么多。
新年,虽然没有张灯结彩,可依然能感受到新年的喜气。
乔家,第一次大年三十摆满一桌十二个菜,有荤有素,鸡肉,猪肉,鱼,都有。
乔老爷子和乔老太太两人吃饭时,抹着眼泪,日子好过了呀。
往年有个肉菜就已经是丰收年,边吃边感慨,沈清和也不劝,让他们感慨,以后慢慢习惯了就好。
初一一大早,家里来了不少孩子拜年。个个都笑眯眯,脆生生的说,“乔爷爷,乔奶奶,乔姨,石头哥哥,新年好!”
一排小娃娃,齐齐的喊,站的笔直,有的孩子吸溜鼻子:石头哥家好香(肉香味)。
厨房里面正在熬大棒骨,当然香的很,准备熬好,明天带回上河村。
回村要住三天,初四下午才回来,熬的汤早上能下面条吃,方便。
“新年好,多多快带着大家伙一起去边上的桌子拿吃的。”
堂屋的一角放着一张四方桌,上面有半斤糖果,还有炒好的瓜子花生,南瓜籽。
“噢噢!”一群孩子规规矩矩的排好队,等着多多分好吃的。
多多和一个男孩子一起数糖果,多少个孩子,平均分配,然后瓜子花生南瓜籽是一把一把的平均分配,多的就给最小的孩子。
斜躺在炕上的沈清和,好笑的瞅着一群孩子,多多现在就是附近的孩子头,才来几天啊,啧啧啧。
有组织有纪律的打着拜年的幌子,到处寻摸吃的。
豆豆已经一个椰子糖进嘴里,是沈清和剥好塞进去的,好吃的椰子糖,让豆豆欢喜的眯上眼睛,唔,真好吃。比玉米糖还好吃。
老爷子拉扯一下大孙子的衣服问,“你是不是也去柳家拜拜年?”
“唔,不去,人家初一也想安静的休息,去干啥?”
“没礼貌,去拜拜年,咱明早就上河村,要初四才回来呢?”
“那就初四或初五再拜吧,现在去,估计柳爷爷,柳奶奶以为我是奔他们家的糖果去的。”
“臭小子,你哟!”
老爷子自己想着也觉得好笑,不去就不去吧。
隔壁柳家,电话从早上开始,都是电话拜年的。自家的孩子们,还有老部下,以及一些战友朋友们。
一直到中午,才消停一些。
柳嫣的嘴巴没咋停,一直嗑瓜子,时不时的还含着糖果吃花生,跟沈清和学的。
看见爷爷挂了电话,狗腿的倒好茶,端过去,“爷爷,喝茶。”
“贴心的小棉袄,比你小姑贴心,看看就知道坐在一边,跟个没事人一样。”
柳慧无语,自己是祸从天降,坐在这儿是碍着谁了。为了孙女无故贬闺女,有这么当爹的吗?
还嫌弃自己,简直了,有没有天理,自己恐怕不是亲生的吧。
撇撇嘴懒得理那老小孩,继续吃,新年也没啥事,没有亲戚朋友需要拜年,丈夫在部队陪首长们给基层官兵拜年。
她去部队也见不到丈夫,好在初五开始,丈夫能回城休息几天。
过年休假,就在吃吃喝喝中度过。
回老家的沈清和没有闲着,上山打猎,弄了不少猎物,都是小的,野鸡野兔,狍子,还有鱼。
回城的时候,他带着战利品来回跑了两趟,第三趟才带姥爷他们三回家。
上河村的深山老林,就是沈清和的肉库,找机会就进去收刮一番,当然他也会保持平衡,从空间放出去一些。
有他操持,乔家二老不用担心生活问题,乔老爷子保持着一贯的信任,“难得糊涂”,家里的事,他不操心。
只是每个月老两口回村住上十天,老家的菜地,还有自留地都收拾种下不少菜和玉米。
七月,从年后到现在一直没有下雨。农民们担心的吃不下睡不着。
沈清和找关系弄来一批瓦,送到老家,家里的茅草顶换成瓦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