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05)(第 3/4 页)
他们虽然都来自燕京,还是附近两个高中的,但是也不是全认识。其余的几人也不提醒赵梦琪,只是各忙各的。
回到家里的沈清和,可不管新来的六位知青怎么想,去到菜园子摘了一些菜,在锅里烧开水,翻过窑洞后面的山去到背后的山洼牵羊回家。
和点面,下在锅里的开水内,吃点黑面疙瘩,开始的时候,吃粗粮,让他很不习惯,很是剌嗓子,不舒服的很。现在他已经习惯,空间里面也有不少细粮,可他很少拿出来吃。
如果吃习惯了,以后在人前吃粗粮不习惯,会被人看出来不对劲。
不过在蔬菜和肉食方面,他没有亏待自己。炒菜时,油放的足足的,肚内有油水,他吃粮食就吃的少。节约下来不少粮食。
调好大碗内的调料,用锅铲盛上一些锅内的开水到碗内,正等着面疙瘩煮好,外面响起脚步声。
“小和,在家吧?”
“曾大爷,在呢?”是隔壁的曾泰来了。
沈清和的厨房已经一道隔壁新开的窑洞,两个窑洞之间还开了一扇门,从沈清和睡觉的窑洞可以直接去到隔壁的窑洞(厨房客厅仓房)。
“小和,你家的梯子借我用一用。”
曾泰从新开的窑洞大门走进来,站在门边说道。
“在里面。”
三位老人来了白羊生产队,农闲时养骡子下地干活,农忙时依然要养骡子和下地干活。他们的活不一定是很累,但是一定是繁杂的。
即使忙碌还有很累,可是三位老人的身体却比之前好了很多,精神面貌也比之前好上几分。
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身体上的劳累算什么。
忙完一切,已经是晚七点,白羊生产队已是静悄悄,山道上基本没有人出没。
新来的知青们,被分配到沈清和一块地里劳作,田文峰对他的未来很担忧,也很失望,但是他还是用心的跟着沈清和学怎么做事。
“沈哥,我这样对不对?”田文峰昨天被姐姐千叮咛万嘱咐过,既来之则安之,以后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许耍小孩子脾气,也不许偷懒。
沈清和忙里偷闲的瞅一眼田文峰,觉得这小子还不错,知道好好学习做事。和刚才呱噪的赵梦琪完全不一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