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第一村(03)(第 2/4 页)
“嗯,户口咱村的户头有多少家?”
“不多喽,三十户不到,还有一些只有老人的户口在,年轻的在城里买房都迁走喽。”
“不是说农村户口好,很多人都不愿意迁走吗?”
沈清和确实觉得奇怪。一般来说,不是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的户口,一般普通的农村人怎么会把户口迁走。
“那是指条件好的村子,咱村有啥,山荒废的没有几棵树,地也不肥,虽然到处都是地,可收成不好,又没有水。
咱村的自然条件太差,留着农村户口有啥用,不当吃不当喝的。
年纪人打工贷款在城里买房,孩子们读书有城里户口更好上好学校,他们当然要迁走户口。
咦,我记得你的户口也还在村里吧?
“嗯,我的还在村里,就是我家小子的户口也在村里呢?”
“你问这些是不是要迁走?”
“不迁走,就是一路上看到好多废弃的窑洞,随口问问,看看咱村还有多少人。”
“不多喽,都是一些老家伙。”
乔大爷很感慨,村里的年轻人的户口越来越少,都是老家伙和一些中年人。
聊了一会儿,沈清和离开乔大爷家,继续在村里转悠。
一直转悠到中午,手机响起,老三喊他回家吃饭,才慢慢的走回家。
下午,安静的待在家里。他试着劝老爷子,只要老爷子点头愿意搬家,老太太肯定不会反对。
只是兄弟俩轮番上阵,嘴皮子都磨掉一层皮,老爷子依然固执己见,不愿意搬。
加上政府也不强迫他们搬,只是反复做动员工作,毕竟这里不是因为国家要建设啥,要占这块地方。
老人们搬不搬,都不会碍事。只是因为这里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而已。人家要固执不搬,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一下午因为劝老爷子,沈清和喝了几瓶水,这比演讲还费口舌。
“爸,您不搬,我和老三怎么放心您二老住在这里。”
这句很无奈。
“有啥不放心的,我和你妈也不是七老八十,六十多一点,还干得动活,也不要你们兄弟俩伺候。你们放心吧。”
老爷子的固执,让沈清和很抓狂。
“放心啥,能放心嘛?”沈老三小声嘀咕道。
既然老人不愿意搬,他就得想办法让老人过得舒服点。
找个水源点打井,是一定要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