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五章:不可说。(第 4/4 页)

    在观看前排,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在临淄城混迹,效忠于各地诸侯王的身影。

    他默默点头,又悄悄对着卫青眨眨眼。

    得到对方挥手应允之后,

    良岳把头扭回来,作揖而拜,“阁下所言甚是!这件事,不如先搁置一旁。请阁下先讲一讲……呃呃。”

    他急忙低下头,看着竹简,念道:“经济、文化、社会、自然,这四个方面的情况吧。”

    有点拗口。

    他还是没有习惯这个说明方法。

    “可!”司匡点点头。

    拿着毛笔,把刚刚写的内容,直接圈了起来,作为隔离,以防弄混。

    接着,在左上角的空白区域,郑重写下“经济”这两个字。

    扭头,直言,“吾接下来将要陈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大汉出征军费上!请公品鉴!”

    “请!”

    台下卫青见状,急忙把面前最上方的那块帛书拿起来,塞给随从,严肃叮嘱,“把这块帛书保存好!”

    随后,重新蘸墨,记录大汉面临的问题。

    把其他问题抛开,这应该是出征面临的最大问题了。

    他很赞同司匡的观点:汉匈战争,非一朝一夕之事。

    自古以来,想要对外寻找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

    当年齐桓公尊王攘夷,靠的正是管仲治理之下的庞大经济积累。

    若无经济,一切都是空谈!

    只是,应该如何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难不成提高征税比例?

    不现实。

    若是提高农业税比例,朝廷上百官不会同意的。

    而提高商业税,如今重农抑商风气之下,商业税已经很高了,再高,也高不到哪去了。

    总不能把商贾的利益,抢夺一空吧?

    那样做是逼人造反。

    虽然大汉并不惧怕商贾反抗,但是,也有所忌惮,商贾疯狂起来,可能会动摇统治。

    当年汤伐夏桀,商贾纷纷投奔,那可加速了夏灭亡的速度。

    因此,卫青很好奇,司匡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在稳定税收、稳住农商的基础上,增加大汉的财政收入。

    如果靠谱,他不介意当一个中间人,向大农令引荐一番。

    擅长财政之人,一直都是大汉稀缺的。

    想必,大农令也在增收问题上,头痛了许些日子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沉溺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冰川天女传 大清要完 全唐诗 星海王座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撩神[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