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以“质子”用人。(第 3/4 页)
将它卷了起来。
把竹简递给旁边右手边的儒生,双手交叉,藏在袖口,笑容满面,解释着。
“吾为了派发粮食时,操作更加方便,特意把流民分成两组。”
“天干者,无家眷。”
“地支者,有家眷。”
“前者,登记结束之后,可直接去领取粮食,饱腹一顿,而后者,领完粮食之后,还需要另外登记。”
看着田冲越发疑惑的目光,司匡声调不变,态度,和蔼可亲,孜孜不倦地讲述。
“二次登记时,地支者,若家中有孩童,可将孩童送到稷下学习百家之术。”
司匡起身,与田冲平视。
对着稷下的位置,作揖而拜,高声道。
“吾昨晚已和诸子百家交谈完毕。凡是有愿意学习百家之术的孩童,根据兴趣,可前往稷下,自愿选择学习内容。”
“儒、道、法、农、纵横、名……小说。”
“稷下诸子百家,皆可学习!”
渐渐的,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企图令后面的流民也听清楚。
“家中孩童,凡是十二岁以下者,皆免费可学习百家之道!”
“其等将住在稷下学宫,吃、住、衣,皆有诸子百家负责!”
“不需任何钱财!”
“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其亲属不得在稷下学里建筑时期行寻滋挑衅、犯罪之事!若有,全家直接踢出稷下,永不录用。”
这是昨晚他拜访百家之后,得到的结果。
如今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家传承面临着严重危机。
司匡主动提出将流民之中,有天赋、对百家之学感兴趣的孩童送往稷下,对他们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百家诸生,听到这个方案之后,都没犹豫,眼睛都不等着眨,就点头答应了。
这是好事啊。
有利于传承自家学问,干嘛拒绝?
至于儒家……
对付他们,司匡只用了两句话。
“儒生能入朝为官,愿学儒术者,必定多于愿学百家之术者。”
“此法,可为太学设立,提前培养人才。”
利大于弊。
儒家,最终同意了这个行为。
……
不要钱!
免费吃!
学本事!
每一句话,都犹如一颗从天空坠落的原子弹。
三样加在一起,直接把现场咣咣咣的轰炸了一圈。
后方有孩童的流民,激动的痛哭流涕,当场就跪下了。
这个年头,能学习百家之术者,甚多,但是能学习其中精髓者,甚少。
他们几乎都是齐鲁之地的百姓,很清楚在稷下学宫学习意味着什么。
大汉最顶级的老师。
大汉最顶级的教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