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你真是这么想的?(第 2/4 页)
司匡左手扶剑,驻足。
望着二人的背影,挠挠头,百思而不得其解。
有鬼!
绝对有鬼!
这俩货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
难道真的看上小妹了?
不至于吧。
虞初这小子,懂谈恋爱吗?
至于落下闳……
还记得,整个稷下,貌似就自己和虞初是单身狗。
司匡嘟囔着嘴,眺望了一会儿。
实在是想不通。
只好叹了口气,向约定好的集合地点走去。
还是一会儿问问孔武吧。
这家伙的消息向来灵通,不会让自己失望。
……
正月十五到来,虽然稷下距离长安数千里之远,陛下不会亲临,但,这里的节日氛围,格外浓厚。
每个房舍的屋檐下,都挂着一个红色的大灯笼。
灯笼在正月初十就已经挂上,这种风俗称之为“上灯”。
因为红色丝绸价格昂贵,为了节省资金,墨家亲自出手,把大量的粗麻布,都用朱砂染成了血红色,当做灯皮。
每个灯笼内部,放置了一个小托盘,托盘上盛上动物油。
考虑到百家诸生晚上要游灯会,一般在中午、或者下午,负责挂灯笼的人,就把灯芯草用油泡透,放在托盘里。
油足够,可以支撑一个晚上。
所以,直接点燃,等候夜晚的到来。
司匡沐浴在红色光辉下,向稷下大门口的位置走去。
隔着老远,就看到了两个绑满丝带的庞然大物——灯楼,矗立于大门两侧。
孔安国与衡胡,一左一右,提着灯笼,爬了上去。
准备悬挂、点燃。
而王贺穿着一身墨服,站在下面,大喊。
“子国,向左。”
“过了过了,向右一点。”
“对对对,就是这个位置。”
周霸穿着一身儒服,亲自给衡胡指挥。
“师兄,向右一个拳头。”
“过了!向左挪动婴儿拳头大小的幅度。”
“行了,就在这里好了。”
孔武面色冷酷,双手环胸,抬头仰望,沉声,“时候不早了,你俩动作麻利点,点火吧!”
“知道啦,知道啦。兄长莫催!挂灯笼可是个细活!”
孔安国接过一块上半段通红的木炭,小心翼翼地点着。
刚进行到一半。
隔着灯笼,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