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朝会(第 2/4 页)
“黄河决口已经三载!三载而来,下游数个郡县,超三十万民众,百万顷良田受难!为此,朕举全国之力,任命多名两千石以治理黄河。然,为何迟迟无法治理决口之孽龙!”
田蚡脸色微红,低着头,咧着嘴,让人分不清他的心思。
而韩安国则静静地坐着,盯着对面的文官群体,一言不发。
文、武的两大boss都不开口,这让百官大气也不敢喘,全都低着头,唯唯诺诺。
一时间,大殿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刘彻仿佛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
忽然一笑,双手搭在大腿上,饶有情趣的询问,
“为何诸卿皆沉默不语?可是有想法?”
刘彻笑的很欢。
像是一个正在提问的老师,盯着那几个头都快埋进胸口的人。
左眼一沉,眉头一皱,开始挨个点名。
“薛泽爱卿有何高见?”
一个坐在文官群体中,年纪约四十多岁、身材矮小、外貌沧桑的男人急忙起身。
拱手。
答曰:“卑臣愚钝,不知。”
刘彻失望地摇了摇头,瞥着武官的队伍,唤道:“李蔡爱卿有何高见?”
一个男人脸色惊变,猛地抬头,浑身颤栗,。
急匆匆地站起来。
与薛泽一样。
拱手,
拜曰:“陛下,卑职愚钝,亦无可行之办法。”
刘彻脸上出现了不耐烦的神色。
挥挥手,示意二人坐下。
又瞅着郑当时,“大农令可有方案?”
大汉九卿之一的郑当时不急不慢地站起来。
咧嘴,笑着,拱手,
“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询问丞相。”
“哦?为何?”刘彻微微惊讶。
“一岁之前,丞相便提出黄河决口的原因。卑臣觉得,朝堂之上,对黄河最了解的,莫过于武安侯了。”
“既然如此,那就由田爱卿说两句吧。”
刘彻那道令人毛骨悚然的目光,落到文官之首。
田蚡乐呵呵地站起来。
先眯着眼,瞪了郑当时一眼,再笑眯眯地望着刘彻。
“陛下,一岁之前,数十万民夫都未成功治理,臣以为,能够阻挡我大汉之力者,唯天耳!以人力对抗天威,实乃不自量力。”
“这么说,丞相是觉得,黄河孽龙不需治理?”
“非也!”田蚡摇了摇头,“臣觉得,贸然对抗天威,只会招来祸事。降服孽龙,应靠上苍之力。只要陛下勤于祭祀,定然可以感动上苍。”
“陛下,臣附议!”
忽然,一个坐在文官末席的男人站了起来。
他拱手,高呼,“陛下,五经博士董博士曾言,天人感应。微臣认为,此黄河决口天灾,是由于陛下某方面失德导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