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因果律规则相助,谁怕谁还不一定呢。(第 1/4 页)
温和死死地盯着司匡的眼眸企图从中看出一丝东西,企图找到杀意的来源。
然而,其注定要失望了。
除了胸有成竹的坚定目光外,别无他物。
这位落魄的列侯沉默片刻,眉头稍微舒展,淡淡地问道:“君为何要杀江齐?”
司匡咧嘴,
“这君可管不到,吾有吾的打算。”
“如果我拒绝合作呢!”
司匡眸中略过寒芒,声音冰冷,
“那我就自己安排人动手,江齐,必须死!”
这个发动巫蛊之祸的“热心群众”,不能活,这是底线,谁也不能突破。
温和目光闪烁,沉吟道:“君合作之态度,事关重大,吾不敢轻信,希望君给一个明确理由。哪怕只有一个……”
“好吧。”司匡叹了口气,“鄙人推崇春秋决狱。江齐为人奸诈、好谄媚、挑拨大汉列侯与诸侯王之关系,应当杀之,以正王道,此乃春秋之义。”
“春秋决狱?”
温和有些错愕,感觉这个理由有些扯淡。
把儒家和法家混在一起,也不怕被两家声讨?
但嘴唇还是动了动,
“儒?还是法?”
“儒法兼之。”
熟悉的词汇。
温和脑海中忽然出现了一个人。
下意识道:“君走的是荀况的路?”
“不可说,不可说。”
司匡摇摇头,独自斟酒。
春秋决狱这个东西,本身是张汤临死之前的那里面提出来的。
一方面推行了儒术,一方面完善了律法。
这东西的出现,究竟是儒家赢了,还是法家赢了,很难定论。
毕竟自古以来,统治者的治国手段中,儒法,联系紧密。
外儒内法者,在封建王朝占据九成九。
“君不言,吾不问。”
温和识相地结束了这个疑问,转而问道:
“理由有了,判断是否合作前,吾想问确认一件事。”
司匡斜着头,左手做着请的手势,右手端着酒樽,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