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曙光学院(第 2/3 页)
这样的规定,让许多人闻之色变。
这样的规则本身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能够不用支付代价,就有学习知识和能力的机会,将来偿还也是合理的,问题就在于人。
如果孩子的学费,以未来的事偿还。
那么很多学校,就会以这样的名义把孩子哄学校里,然后逼迫他们签下天价的契约,最后让他们去担当的廉价的劳动力。
为了平息家长们对这件事情的疑虑,楚锋亲自出面了。
“我会让每个努力活下去的孩子活下去,正如今天的曙光之城。”
一句话就打消了大部分家长们的顾虑。
那些有能力支付学费的家长,还是会选择支付天价的学费,但是那些有能力支付学费的家长,选择相信了楚锋的担保。
那些在入学测试被辞退的孩子,也都被监护人重新教育。
不过,其实不用他们重新教育,当那些孩子看到其他学生兴高采烈的去上学的时候,他们眼底的希冀是无法掩饰的。
只有那些舍不得脱离父母怀抱的孩子,会出现一些问题。
解决那些问题就不是学校的事情了。
曙光学院人手有限,苏媛必须要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并且在尽量节约成本的时候,尽可能高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于是,当曙光之城的军团三个月的休假期结束后,曙光学院已经步入正轨。
华夏按照幸存者的比例,在华夏原本的领土上开办了7所幸存者学院,又在刚刚扩张的领土上建造了4所学院。
虽然每个学校的具体模式,以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学院都不约而同的默认了苏媛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其次就是让他们产生获得好东西的成就感。
要想让孩子学会这些,最快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努力,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职工,他们能够做的只有引导,而不是代替。
不过,这些是在孩子入学的第1年以及第2年之间,按照孩子们学习的进度进行的教学。
等到他们成长的更高,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各自决定了各自的方向之后,那些老师们将会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