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十二 结局(中)(第 3/4 页)
听皇后这么说,皇帝很是识时务的闭上嘴,而后看向了太子。
看着此刻,太子已经整理的光鲜,惬意的看着自己手忙脚乱的哄着皇后,心中升起了一丝的闷气,“我告诉你,你别想着做个摄政王将皇权让出去,我绝不同意!”
只要太子愿意,没人能动得了他的权利。
让二皇子登基,他来做掌握实权的摄政王,似乎一切便能圆满。
可皇帝不愿意,不愿意让他的儿子名不正言不顺,自来,手握重权的摄政王有几个好下场的?即便活着风光,死了也会是被人钉在耻辱柱上的,受万人唾骂!
太子轻轻额首,“父皇放心,儿臣心中有数。”
皇帝哼了一声,也幸好他身子不错,不若得被这个儿子,吓的犯了病,同自己父皇一样,躺在榻上。
看这父子俩,并没有下头人说的那般,箭弩拔张的气氛,皇后心中才反应过来,也许是还另有隐情。
这才,同皇上禀报了,玉姫公主自戕的事。
此事,在来得路上,皇帝已经知晓了七八,听皇后提起,皇帝思量片刻,随即让人宣胡贵妃过来。
胡月娘抱着玉姫的尸身,哭了许久。
按照宫里的规矩,该是敲响丧钟,可此刻,因为前头太子的事,皇后便压下没办。
玉姫公主的尸身,就等胡月娘点头了,为玉姫公主梳妆的人已经在外头,装殓起来,便可入棺。
可若胡月娘不愿意,那便让外头的人等着便是。
一切,都显得那般,漫不经心。
胡月娘抱着玉姫公主的腿都麻了,还是下头的人将胡月娘扶起,人都已经去了,抱着玉姫公主,也只是挡住了,公主轮回的路。
许是这话有用,胡月娘终是放开了玉姫公主,颤颤巍巍的起来,视线不舍的落在自己女儿的身上,“是呀,早些投胎,寻一个比我要好的,娘亲。”
玉姫公主临去的时候,都是对自己这个生母,满心的怨怼。
也许,胡月娘觉得,她是真的错了。
“娘娘莫要多想,您待公主的苦心,公主总会想明白的。”旁边的人,也只能如此的安慰。
胡月娘自嘲的笑了笑,想明白?等着,孟婆跟前想明白?终究,还是晚了!
人死不能复生,所谓的想明白,也不过是宽慰自己这个,活着的人。
唯愿来生,玉姫公主能投胎在一个,护的她,恣意潇洒的母亲腹中,再也不必,看人脸色,仰人鼻息的活着了。
胡月娘让开后,静静的看着下头的人为玉姫公主忙碌。
人已经被挪在了,从前玉姫公主住的主殿中。
胡月娘有一阵恍惚,仿佛玉姫公主还活着,她最是爱美的,每日晨起的时候,下头的人便就会闹这般大的阵仗,里里外外的,忙活的很。
“母妃。”
耳边,似乎还有玉姫公主的声音,胡月娘猛的回头,屋子里突然显得愈发空了,铜镜前,再也没有人坐在那里,笑着问她,哪朵珠钗更好看。
“娘娘,圣上皇后娘娘有请。”
这个时候,原该是胡月娘这个生母陪着玉姫公主的,可圣上有令,下头的人也不得不从。
胡月娘回过神来,也没有了之前的张扬,只是微微的点头,“好,嬷嬷允许我梳洗一番,莫要冲撞了圣颜。”
一夜未睡,胡月娘的脸色很差,衣衫发鬓也都有些乱了。
这个样子,确实不好在圣上面前回话。
嬷嬷微微拧眉,思量了片刻,便也只能点了点头,只是嘴里到底忍不住催促了句,“那娘娘,您快些。”
胡月娘说了句省的,也没出屋,就在玉姫公主的殿里梳洗,而后坐在玉姫公主常坐的位置上,看着铜镜,总想着,若是能在铜镜里瞧见玉姫公主,该是多好啊。
近身伺候的嬷嬷,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轻声感叹了句,“娘娘,您悔吗?”
总是有些不甘心,就当是替玉姫公主问出声来。
胡月娘眼睛再次红了,当着玉姫公主的尸身说了句,“悔的。”
若知今日,她绝对不会打小就束缚着玉姫,怕她冲撞到这个冲撞到那个,即便是同叶骄阳起了冲突又如何,玉姫毕竟是帝女,皇帝还能杀人不成?
就是闹到顾夭夭那边,也顶多是个谁有理谁便是对的,何苦让玉姫一直小心翼翼的避着她们。
若是知道今日,那日在东宫玉姫哭着回来,自己便该出头,无论如何,冯珩对公主不敬,那是事实,自己争一争又何妨?
即便自己没有圣宠,可争一个天道又能如何?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玉姫以为自己是有所保留,才不为她出头,竟以死要挟。
可是孩子,你可知道,自己同圣上,从来就没有,同床共枕的情谊。
若是不占理,根本就无可奈何。
心中有千般思绪,此刻却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一份执念。
手搭在了下头人身上,缓缓的朝皇后殿里走去。
这个大殿,她来了千万次,可是没有一次让她心中厌烦,愤恨,甚至有一种想要踏平这里的感觉。
只是此刻,也只能手握成了拳,便做不得其他。
“臣妾,参见圣上,娘娘。”进了大殿,珠帘在耳后轻轻的晃动,她便停止往前低头跪了下来。
皇帝同皇后并排坐着,便是连太子都没有避嫌,手里端着茶杯,悠然的品着茶。
“胡氏,你可知罪?”第一个问话的,却是皇帝,一句胡氏,便是连品级都抹去了。
胡月娘行着以往的大礼,“臣妾未能养好帝女,害得帝女自戕,臣妾,罪无可恕!”
没有避讳,拿刀子将自己伤口,刮开了,请罪。
上座的皇帝,却冷笑了一声,而后抬手,示意下头的人,将今日清晨,外头送的证据,呈给胡月娘。
周佑娴的事,到底是胡月娘做的。
其实,无论有多少事,交给胡月娘做,皇帝的权威依旧不得撼动,当口子撕开,很多事便容易查了。
更何况,外头有叶卓华,也有,同样是刑部出生的周生,亲自来主理这个案子。
胡月娘做的那些事,很快便查到了。
胡月娘聪明,她想害周佑娴可却不能同顾夫人合作,而是让人给顾子皿送消息,让他去安排这一切,而顾子皿一死,一切真相便深埋在地下了。
自然,太后娘娘会出面,亦不是什么意外,而是跟在太后娘娘跟前的嬷嬷,原就年龄大了生病了,胡月娘又在药里动了手脚,这嬷嬷很快便大去了。
这么多年了,即便大家不提,所有人心里也有数,临安公主其实一直都是太后娘娘的心病。
有些人换不回来了,有些人也留不住,很容易伤感的提起往事。
太后对于临安公主的遗憾,便就落在了玉姫公主身上。
若不是出了这事,也许太后的懿旨,便是为玉姫公主点一位如意的驸马。
胡月娘在后宫这么多年,行事自然是缜密的,若非在顾常存身上出了岔子,这一切便会埋在地下,永远都不会现于人前。
证据面前,一切辩解都变的苍白无力。
“圣上,娘娘,这一切与贵妃娘娘无关,都是奴婢,都是奴婢气不过才安排的。”跟前的嬷嬷总是忠心的,此刻立马跪了下来,想要替胡月娘顶下一切。
胡月娘轻轻的笑着,能得这样的忠奴,却也是,这辈子的福气。
不过,胡月娘侧身去扶那嬷嬷起身,“嬷嬷说的什么胡话,你哪里有这般本事?”
倒也不是她心善,只是因为,嬷嬷不了解。
当初她入宫为妃,便就是想要,做皇帝不能做的事。
她的野心暴露,皇帝自然会防,所以胡月娘才觉得,每一日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此刻,出了这么大的事,下头的人哪里有这般本事,瞒着自己做这么多事?
圣上不会信,说的再多,便也是枉然。
胡月娘低头叩下,“臣妾,有负圣恩,万死难辞其咎。”
便,将所有的罪,认了下来。
确实,是她看见玉姫的样子,心软了。
便想着,坏了周冯两家的姻缘,让玉姫顺心。
说完,她抬头盈盈的笑着,声音轻抬,“臣妾悔不当初,临别之际想要为多年前的事,同圣上娘娘,请罪,就当是为玉姫积德了。”
胡月娘同皇帝的事,皇后不知道,所以,胡月娘只说,她从未有过圣恩,也知,皇帝瞧不上她,待她和善素来只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
那日,后宫争宠给皇帝送了不干净的东西,胡月娘趁机伺奉了皇帝,事后,她主动要了避子药,只是,她不过只是做样子,一次没喝。
人啊,总想着要个后,没想到,胡月娘这么一次便有了,而且如愿以偿的是一位帝女。
那时候,胡月娘以为,这一生便圆满了,活着,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死了有人上坟烧香,多好。
当然,至于那争宠的妃嫔,突然来这么大的胆子,也不过是胡月娘安排人挑唆的。
皇帝的心都在皇后身上,出了这事涉事者一律责罚,没有人会在乎,到底是有人挑拨让那小主一时猪油蒙了心,还是这是她的本意。
终归,是让胡月娘,得偿所愿了。
“臣妾自知罪无可赦,只希望圣上娘娘,万寿无疆,恩爱白头。”话,说的中听,甚至都听不出一点,丧女之痛来。
皇后定定的看着胡月娘,其实从玉姫出事,她一直觉得,胡月娘只是因为心疼女儿才一时间行差踏错,却不知道,胡月娘从来就是个有心思的。
仔细想想,也许,她们从未看透过胡月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