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112章 老夫保你个郎中(第 1/3 页)

    在敬玄的认知里,唐朝初期应该就不缺粮食,因为前朝的皇帝是有着特别喜欢储存粮食的嗜好。

    可实际上随着对大唐越来越多的了解,敬玄发现压根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在长孙顺德嫁女的婚宴上,文臣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如何筹措粮食供给地方。

    这让敬玄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看来还是自己先入为主了,前隋的粮食足够大唐五六十年这个结论,也只是后世史学家们从史书上的只言片语中盲目下的判断。

    无非就是这么一句话:

    贞观二年,李世民对黄门侍郎王珪所说: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可真实的情况是,杨坚辛苦存下的基业在败家儿子的挥霍下,早就消耗一空了,三征高丽几乎已经动摇到了国本,更不要说征发徭役大肆开凿运河。

    这种大型国家工程,官府是要提供口粮的,百姓都去当建筑工了,地谁来种?

    寅吃卯粮已经是杨广时期的常态,再加上隋末各地反王蜂拥而起,今天这个开仓赈饥民收拢人心,明天那个发库物以赐战士增强实力,轮到大唐时还有得剩?

    不过起家时的确是受了些前隋的遗泽,但也仅仅限于晋阳一带,本来就是他李唐的老巢,所用的也只是自己先前缴纳上去的税粮罢了。

    而且,从粮食的存储时限来看,隋朝粮食也不可能供养唐朝五十年。

    粮食是一种有机物,有一定的存储时限。

    哪怕利用后世的技术存储粮食,在合适的条件下,也没有一种粮食能存储二十年以上,更何况五十年?

    这就导致了发展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成为了大唐朝廷官员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他们做梦都想把初生的大唐提高到前隋开皇年间的水平。

    毕竟现在朝堂上的老家伙有好些都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知道什么叫做府库足,天下安,哪怕不为了别人,只为了自己能青史留名,也要加班加点的干出一番政绩来。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谍影:命令与征服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大清要完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