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反转!(第 3/4 页)
“肯定不会的,我保证如果出了事儿,全部责任由我来承担。”
“行……钱你记得打给我。”
由法学院的学生给自己的老师发布被伪装成文献网站的链接,上当是轻而易举的。
而这种事本就不正当,那学生也不敢声张,否则很容易连累自己。
……
网络和学校里都在不停讨论傅教授学术作假一事,甚至闹上了热搜。
由于性质的严肃,对傅铭谌的讨伐唾弃声绵延不绝,分明事情真相还没有调查完成,那些网友的义愤填膺程度却仿佛已经确认了最终结果。
直到某个非常知名的科普账户,针对此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啊,这位周松老师给出的鉴定报告上,相似度高达40%,好像是坐实了抄袭,可是我发现,他做的这个鉴定报告,并非来自我们常用的最权威的那几家检测网站。”
“下面是我在全国最大的索引网站进行的检测对比,除开引用文献之外,相似度不到7%……这样的对比度怎么能够认定为抄袭?”
“但其实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发现了最可笑的一点……的确有一部分章节检测对比在不同的网站上都达到了40%以上。”
”可是这位周松老师的检测时间居然到了今年?然而傅教授这些论文都是两年以前发表的,按照逻辑也该是这些后发表的论文抄袭的傅教授吧?”
这简直是直接性的打脸,一下就把整个事情的逻辑理清楚了。
周松的相关举报资料上刻意裁掉了一些关键信息,但架不住有人谨慎查证,还没有等官方调查结果出来就已经给出了澄清。
若完全是由校方给出的结果,加上周松之前举报学术作假时的一些附加言论,例如傅铭谌靠背景关系进入到a大,网友很可能不会那么相信调查结果。
但现在给出澄清的是网络非常知名的科普博主,可信度大大增强。
舆论爆发没用到一天就发生了反转。
大家一边感慨这位傅教授好像是热搜体制,一边心疼起他持续不断地被泼脏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