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五十二章 托臣给陛下带个话(第 3/4 页)

    看看今天陵墓之议,看看别人的跟风,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皇上最后下决心不迁显陵,以后别人议论起来,这首功必定就是他严世蕃的!

    不过嘉靖皇帝不知为什么,仍然眺望着远方的汉水,还在犹豫不决,难以下定最后的决心。

    随行大臣并不多,就那么几个,唯独礼部尚书张潮没发表意见,就显得非常醒目了。

    嘉靖皇帝便狐疑的看向张潮,这种礼制大事上,礼部尚书不说话,就是最大的可疑之处。

    等别人平静后,张潮才进奏说:“今日秦德威牵马执鞭,并非为作怪,而是有话想要进言,所以挖空心思现身于御前。”

    朝臣里是个人就能猜出,今天嘉靖皇帝到纯德山实地考察,肯定要议论双亲陵墓之事,所以想在前面也不奇怪。

    嘉靖皇帝好奇的询问:“秦德威又想说什么?”

    张潮继续奏道:“秦德威不能前来,就托臣给陛下带个话。大体就两句,其一,纯德山陵气万万不可泄也!”

    听到这句,十分迷信的嘉靖皇帝莫名的悚然一惊。

    如果将显陵北迁,为了移动父亲献皇帝梓宫,必将开挖显陵地宫,会不会导致气运散了?

    张潮继续奏道:“其二,太祖高皇帝定都于应天府时,皇陵并没迁往应天府;其后京师北移时,孝陵也没迁往京师。”

    言外之意就是,太祖、成祖两个最重要的祖宗都没干出迁亲爹陵墓的事情。

    所以不把亲爹陵墓迁到京师,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不是不孝顺。有两个祖宗先例摆着,陛下你又何必执念于此?

    秦学士“隔山打牛”传来的两句话,宛如醍醐灌顶又像是快刀斩乱麻,让嘉靖皇帝从长达数月犹豫不决中彻底解脱了。

    随即嘉靖皇帝神情舒展的对大臣们说:“皇考葬显陵将二十余年,一旦复露于风尘之间,朕心不安,皇考、圣母不宁。故而朕已决意,父陵不迁,只在纯德山改营扩建!”

    众人:“.”

    所以他们一群人说了这半天,最终还是不如秦德威托工具人传的两句话?

    严世蕃只感觉悲怆莫名,自己在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本该自己独揽首功,为何最后一锤定音的还踏马的是秦德威?

    没有说理的地方,严世蕃只能垂下头,默默的退回到最后面,也是尚宝司丞本应该站的地方。

    又听到旁边有人小声议论说:“朝廷议事乃至于决断,还是要看秦学士啊。”

    嘉靖皇帝又对群臣道:“朕欲将圣母梓宫南运至此,与皇考合葬,尔等以为如何?”

    首辅夏言想了想,还是奏道:“只是沿途地方又要整修一遍道路。”

    蒋太后梓宫如果南下,那肯定也是最高的礼节待遇。沿途州县又要重新修路。而且为保护梓宫,可能动用上千人队伍护送,对沿途州县又是很大负担。

    今年皇帝南巡已经折腾了一圈,蒋太后梓宫南下再折腾,北直隶、河南、湖广沿途州县只怕撑不住。

    万一这些中原腹地出现民变民乱,那不是打励精图治嘉靖皇帝的脸吗?

    嘉靖皇帝又对严嵩问道:“尔以为如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末日走私商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沉溺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革清 秘密部队之龙焱 燕归巢 世子妃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乱清 我在民国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