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线(第 3/4 页)
    严世蕃答道:“弹劾能不能成功不重要, 会不会被报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弹劾这事情本身,以及礼部尚书儿子这个身份!”
    严嵩不置可否, “你说得轻巧, 常言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现在还差多了!”
    想当反秦德威的旗帜,哪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上任还不到一年的礼部尚书真未必够用的。
    严世蕃轻笑了几声说:“机会已经出现, 我不信父亲看不到!”
    秦德威含含糊糊的将嘉靖皇帝亲爹称为“献皇帝”,对严氏父子而言,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可以将嘉靖皇帝亲爹的谥号, 从听起来就很另类的“兴献帝”,正式改成与列祖列宗同样模板的献皇帝?
    再往后, 既然献皇帝有了同模板的谥号,那是不是应该和列祖列宗一样, 追加一个睿宗之类的庙号?
    既然有了庙号,那睿宗献皇帝的神位是不是应该搬进太庙?成为太庙列祖列宗大家庭的一员?
    严监生自信的说:“秦德威只说了献皇帝后, 就没了其它下文。这足以说明,秦德威并不想更深一步,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而父亲你身为礼部尚书,能够名正言顺的参与礼制问题,这就是你继续向上飞黄腾达的机遇。”
    严嵩沉默不语,陷入了深思。
    那秦德威为什么不更进一步?是他傻吗?
    当然不是,秦德威踩线如此精准, 当然明白其中利害之处!
    编书时讨个口彩尊称为献皇帝,影响不了“历史”,在后世记载中,依然是“兴献帝”。
    毕竟嘉靖皇帝他爹生前一天皇帝都没当过, 都不算在列祖列宗内。
    但如果改谥号、追加庙号、并强行送入太庙,那性质可就不同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