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五十二章 三岔口抉择(下)(第 2/4 页)

    此地是秦府私人场合,也没有外人,唐顺之也豁出去了,辩解说:“不知我等是愚是狂,也非为一己权位之私!乃是为了社稷,才想请太子监国!”

    何老师虽然为了“太子宾客”有点上头,但他并不是傻。听到唐顺之的话,立刻感觉出水可能有点深?

    秦德威瞥了一眼何老师后,又继续刺激唐顺之说:“越发荒唐了!还敢胡言乱语,什么叫为了社稷?还不是你们几个詹事府官员的野心!”

    被“污名化”的唐顺之忍无可忍,奋力反驳道:“如今是什么形势,在下就不信,秦中堂你看不出来!

    近两年来,皇上日渐懈怠,国家颓势难掩,长此以往,我大明也不免衰败!

    难道我等就该坐视不理,或者束手无策?太子监国,群臣辅政,或能对国家有所匡正!”

    何老师目瞪口呆,现在东宫水这么深的么?还有,现在年轻人如此刚猛的么?

    秦德威尖酸的讽刺说:“你们不但蠢,而且还幼稚!难道太子监国群臣辅政就一定能匡正了?还不是你们自己臆想的!”

    唐顺之被说得真有点生气了,“这总是一条可以尝试的法子,而且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

    当年英庙冲龄践祚,三杨辅政,孝庙少年御临,众正盈朝,皆为一时美谈也!有诸多前例在此,为何不可效仿尝试?”

    总而言之,唐顺之的意思就是,嘉靖皇帝反正摆烂了,不如换一种思路试试看。群臣辅政模式,再怎么也比嘉靖皇帝摆烂要好。

    秦德威有意从唐顺之这里掏出了不少话,忽而转头对何鳌问道:“老师以为如何?”

    何鳌还在震惊中,他此刻最大的感想就是,也许这时候就不该来京师,应该在老家多守半年!

    唐顺之想起了自己今晚的任务,又对秦德威极力劝道:“在中枢大臣中,秦中堂终究与别人不同!

    别人只知尸位素餐、谄媚迎上而已,秦中堂却是个知道为国为民,知道做事的人!

    别人碌碌无为,若无君恩什么都不是,而秦中堂你功勋卓著,荣誉傍身!

    所以秦中堂你可以与别人不一样,毕竟你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唐顺之说得有点隐晦,有些意思终究还是不敢直白的表露出来。

    有的人离开了嘉靖皇帝就完蛋,所以大概要反对太子监国,比如夏某,又比如严某。

    而秦中堂你身具诸多大功,就算没有嘉靖皇帝,你也有立身之基,又何必与那些人一样?

    到了那时候,你秦德威反而可以把那些失去了靠山的“庸碌之辈”清除出去,再现一个“众正盈朝”。

    应该说,唐顺之的游说角度还是很刁钻的,似乎也不是没道理。

    夏某和严某都比秦某更依赖于嘉靖皇帝,如果嘉靖皇帝变成虚君了,夏某和严某顿时就像是失去水的鱼儿,而秦某则是两栖动物。

    如果不是秦德威知道未来历史,差点就被说动了。除了秦德威,所有人都不知道,问题的最大关键在于,这位太子活不长。

    就算这次“太子监国”成了,那再过十年,当今太子也会身体出问题而挂掉啊,所以根本就没有从龙的可能性。

    如果今天唐顺之是为了“裕王”当说客,说不定还值得赌一次,但目前这个太子真不敢让秦德威赌。

    最重要的是,作为穿越者有时候真的就是本能,在没有明显利益得失情况下,倾向于尽量少改变原有历史轨迹。

    站在历史三岔口的秦中堂,果断还是想选择保守路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大唐官 天下枭雄 红楼之挽天倾 燕归巢 世子妃 圣女请安分 三国军神 明扬天下 乱清 斗罗之空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