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三十六章 但他写了一万字!(第 1/3 页)

    当今天最后一份试卷送到弥封官杜启溪杜郎中手里的时候,杜郎中感觉自己的差遣受到了侮辱。

    前文说过,他的差事就是把所有试卷上的考生信息封住,让阅卷之人看不到姓名,理论上保证公平。

    可别人的试卷都是一张,只有秦德威的试卷是三张,那么把秦德威的个人信息密封住,还有什么意义?

    日写万言这样的轰动事情,肯定会从考场流传出去,谁看到了这份试卷,也能确定就是秦德威写的。

    杜郎中叹口气,将秦德威试卷第一张前六开面,也就是考生信息部分折叠起来并糊住,再盖上弥封关防。

    官场本来就是一个讲究形式主义的地方,欲盖弥彰自欺欺人这种事情不寒碜!

    然后又将这份试卷的三张纸面头尾衔接着糊上,连在一起后,看着像是完整的一件东西了。

    只是试卷厚度是别人的三倍,依然醒目。

    至此所有弥封好的三百二十五份试卷,全部被送到文渊阁,有官军看守。

    而所有读卷官们,今晚将宿于礼部,阅卷期间不能回家,明晚还是要在礼部住宿,这也是嘉靖初年定下的规矩。

    因为殿试期间,如果大臣白天在文渊阁看试卷,晚上又回家的话,总是会有风言风语,甚至闹得沸沸扬扬。

    近些年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嘉靖八年时,前首辅杨一清阅卷期间,晚上就使人传唤小老乡唐顺之来自己家里。

    他当然是想问唐顺之试卷所写内容,给已经是会元的唐顺之再弄个状元,但唐顺之脸皮薄不去见杨一清。

    又比如正德六年时,前首辅杨廷和还是次辅的时候,白天在文渊阁看试卷,晚上就回家见应试的儿子杨慎,不然一代巨星杨慎的状元怎么来的?

    名臣贤相尚且如此,更别说奸臣了。

    大明科举制度设计总体上或许是想公平的,但近年来,殿试却经常比会试、乡试不公平。

    嘉靖皇帝也烦这种大臣回家后串联的事,几年前就下诏读卷大臣集体在礼部住宿,看卷结束前不许回家。

    嘉靖十四年四月初三,十几个读卷官从承天门、午门进入内廷,又从左顺门来到文渊阁。

    这里本是内阁办公地点,但这两日却要用来做殿试读卷场所。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大唐官 斗罗之空棍 红楼之挽天倾 世子妃 秘密部队之龙焱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三国军神 燕归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