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一十三章 只热爱学习!(第 1/3 页)

    说起大明科举制度,大体上有两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弘治朝,弘治朝之前科举制度并不稳定,常有变化。

    但从弘治朝开始,科举制度才逐渐稳定成熟,往后基本都是小改小变了。

    第二个节点是万历朝,最大特点就是科举制度逐渐崩坏。

    从万历朝开始,走后门舞弊甚至成为公开现象,而且科举也成了党争工具。

    两个节点之间,也就是从弘治朝到万历朝之前,乃是大明科举全盛的时代,制度最规范的时代,也是科举相对最公正的时代。

    相对应的,这也是文官政治最鼎盛的时代,名臣出的最多的时代。

    而嘉靖朝就处在这个阶段,所以面临大考试季的秦德有点苦恼,很有生不逢时之感。

    要是早上几十年,制度尚不规范的时候,钻空子走后门就容易得多。那方应物能干的,他秦德威能干的更好!

    或者晚上几十年,到了万历时候,要是认识几个大佬,还怕考不上?

    前文介绍过,南直隶乡试近几次录取率都是百分之四左右。

    对此秦德威也是做了两手准备,万一考上了自然皆大欢喜,准备去京师参加明年会试。

    如果考不上也正常,凭什么自己就一定是百分之四里的?

    那么下面就花三年时间,沿着运河发展一下商业势力,毕竟在苏州、扬州、淮安、聊城都有人脉。

    然后就想法子再去一次京师,搞定徐妙璇。

    随着乡试临近,南京城又一次汇聚了全南直隶的精英举子,秦淮旧院也又一次迎来了生意高峰期。

    上次乡试时,秦德威就是打酱油看热闹的,这次却是一位实际参与者了。

    不但要适当参与交游造势,还要作为地主,尽尽地主之谊,或者组织一下文会之类的。

    其实本届举子,秦德威觉得不太行。

    上一届举子,只他秦德威认识的青史留名的,就有两个未来状元李春芳和沈坤、两个未来总督曾后爹和王世贞亲爹。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大唐官 天下枭雄 红楼之挽天倾 燕归巢 世子妃 圣女请安分 三国军神 明扬天下 乱清 斗罗之空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