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 4/4 页)
“挺好的。”
她点点头,手起刀落,影子在墙上划过凌厉的弧线——
屠眉身上的绳子落在了地上。
——
并州下辖十三郡,是朝廷边防重中之重。
其中第一大府朔方城,甚至建了瓮城。
官军不能驻城,都是驻在了城外十余里的要塞。
这边的昼夜温差极大,天气干燥,常年风沙弥漫,极目远眺,全是绵延起伏的山峦,偶尔稀稀落落的枯草和枯树,在沙地戈壁上艰难争夺着阵地。
一阵山口的狂风吹过来,萧怀瑾忙捂住口鼻,他已经吐了一路的沙子了。
结果眼睛又被迷,涩涩的眼泪流了出来。
他从肃武县出来后,这一路又走了二十天。
他的黑色风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身后是黑压压一望无际的流民军——从煌州的地界往并州地界上走,流民遍野,已经到了令他震惊的地步。
这里的流民,也比中原腹地的好哄多了。
只消给一块馍就跟着走,以致于这里有几处迅速壮大的流民军势力,扰民生事。
萧怀瑾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前段时间在肃武,那伙儿流民入山为匪,浩浩荡荡实在是壮观,他差点成为被人拔了毛的秃鸡。
好在他当时急中生智,虚晃了一枪,把那伙儿山匪堵去山口,赶紧绕道带人跑了,一路狼狈不堪、马不停蹄地离开那个可怕的土匪窝。
这样的乱象,在西北地带并不少见,然而地方官府和上级驻军并不理睬,甚至态度暧昧。
因为边境开战的时候,经常要跟流民军借人力,去战场上做些最危险的苦力。
他这一路上也就没怎么说话了,见日的沉默,想到当年在宫里养虎豹、怼太后的日子,觉得好似一个吹起来的五光十色的气泡,脆弱又虚幻。
“陆岩也应该要赶上了。”
他望着前方山头,轻轻自语。
他们一个多月前分别,陆岩去给中线平叛大军去送粮草,之后没了辎重的负担,算着日子该回来了吧。
他这支流民军粮草消耗很快,一来是收了更多流民入伍,二是越往西北走,越无粮可抢——这里不如中原腹地富饶,豪族乡绅养的部曲又极为彪悍,很难占到便宜。
且他又不擅长管理,导致军需管理混乱——若他会管人,也轮不到放着皇帝不做,跑出来打仗了。
所以现下有点两难的境地。
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归入地方官军,接受统一调度。
但那样不合他的初衷。
不过眼下也顾不得思量这些了,他一路听到民众口耳相传,西魏的拓跋乌带了四万大军,分两路南下,其中叱罗托领兵一万八千众,被挡在西关口外,另外一支绕到东部高阙塞合围,眼看着西关口和背后的朔方城要不保了。
朔方城是大区,并州的州衙也在此,西北第一道国门,不到二十年时间已经打过三次大仗,无数次小仗,其险要不亚于潼关。
要是被叱罗托拿下了,整个晋国西北的补给线,要往后缩数百里。
萧怀瑾回首看着身后整肃在列的流民军,四千多人抬着懵懂的眼睛。
他们兵器不多,多是拿粮食换的,不过——要是能打赢了这一场仗,就可以收缴些兵器了。
可是能打赢吗?
对面是西魏士兵,不再是那些窝里横的世族部曲了。
饶是萧怀瑾一路披荆斩棘地过来,他此刻还是生了忐忑与不确定。
他甩了甩头,临兵阵前,最忌迟疑。
他干脆地一蹬马镫,往前快走了几步。
第一仗,协助西关口的官兵主力,打败叱罗托!这张必须打得漂亮,才能更好地和官兵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