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 3/4 页)
韦无默闭上眼睛,迎面的暖风,吹着脸上的绒毛,风柔软的触觉弥漫全身,温暖而惬意。
耳边还有流水如玉琮般的叮咚声,这一刻,值得铭记永远了。
“叔叔真好。”
她轻声叹道:“一点不疼。”
以前她的丫鬟梳头,都会扯疼她的。
可这个宋大人,做事温文雅致,一点也不毛躁。
一个男人,怎么能梳头梳得这么体贴呢?
她又忽然怀念起了会扯疼她的丫鬟,和那个又大又复杂甚或冷漠的韦家。
收拾齐整后,宋逸修牵着她的手,走出宅子。
他说:“我带你去见一位娘娘,你会喜欢她的。
以后,你就和她作伴,将她当亲人一样,好么?”
韦无默想问,那个红珊瑚发簪是给她买的吗?
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却抑不住对那个娘娘产生了遐想与好奇。
他们坐在马车上,车轮一悠一荡地驶入宫。
宋逸修的声音,也随着车辄声轻轻起落:“她虽然主事,却很寂寞。
你能言善辩,以后就跟在她身边作伴。”
沉默了片刻,韦无默敏锐地道:“‘她’是何大娘娘吗?”
因德妃多年主持六宫事务,所以世家里的称呼,是何大娘娘。
她很聪明,一提便猜到了。
“是她。”
他感到了她的惧怕,平淡地解释道:“虽然当年,何家奉旨围住奉国公府上,但韦家的覆灭,不该怪何家。
你长大便懂了。”
其实道理她也是懂的。
她无数次听别人说,韦家猖狂,落罪是咎由自取。
可人生在世,总得爱点什么,恨点什么,仿佛才能有所寄托似的。
她亲人都死了,没有爱也没有恨,她就会茫然。
后来她渐渐长大,也知道了,没有爱没有恨,人生也会有很多其他的,更重要的支撑。
譬如报恩,譬如承诺。
如今,既然宋逸修说何家无罪,她就听他的。
只是手心难免沁汗,因听说何太后手段狠绝,是“四姝争后”唯一留下来的妃子,还逼死了郦贵妃和二皇子,铲除了韦家,诛杀了辅政大臣……那一定是个严厉刻薄的女人,她甚至产生了去见主母的忐忑不安与忧惧。
天将傍晚时,韦无默跟着宋逸修,赶在宫门落锁前,进到了宫里。
天那样的高,宫墙也那样的高,巍峨地矗立在人心间。
朝内宫走去时,宋逸修对她微微一笑,仿佛安慰:“他们何家……都是好面子,讲气度。
所以她有很多事情会憋在心里,久了就生心病。
以后,她若被谁气到了,忍着了,你就帮她理论。”
韦无默点点头,紧张不安道:“……好。”
停了停,又牢牢抓住宋逸修的袖子,才能安心。
她迈着小步子,走在汉白玉的宫道上,亦步亦趋跟着宋逸修,脚步声回荡在空旷广场,一路进了青色的雕甍大殿中。
她依着规矩,垂首跪在地上,听到头顶响起一个仿佛雪中开出花一样的女声,随后在那女声的示意下,忐忑地抬起头。
那是第一次见到何太后。
她十分美,花瓣似的红唇弯起来,笑容仿佛隐藏在雾里,将大权在握的凌厉气势冲散。
谁能想到,这笑起来仿佛拨云见日的女子,斩杀政敌时是那样毫不留情。
她并不似韦家主母出于言表的严厉,竟让韦无默感到了惊艳,像苍白中开出了姹紫嫣红。
然而那种惊艳背后,又是一种十分孱弱的、寂寞的感觉,从她的眼角眉梢,一缕缕地释放。
她似乎很喜欢韦无默,或者说,很喜欢宋逸修给她带入宫的人。
问了韦无默一些事情,赏赐吃了宫里的点心零食,还摸了摸她头和手。
半晌后,韦无默被何太后身边的常姑姑带去,教习礼仪去了。
临退下前,听到太后与宋逸修谈话,口吻十分熟稔,仿佛亲昵地说起养女儿的事情。
“所以,这是想给我带个女儿来解闷么。”
宋逸修微笑起来,如春日初花,次第而开。
他掏出那个鸡翅木盒子,打开,红珊瑚在阳光下,粲然折射出璀璨的光泽。
“带她在身边,就当是……我们共同的……”他顿了片刻,跳跃着扯了一个词,“亲人吧。”
——
何容琛捻起那根簪子,阳光下笑容苦涩中带着暖暖的馨甜,那样又苦又甜的。
她说,“好。
我们的。”
她的微笑隐于光晕后,识海像水中温暖泛泛的光。
郦清悟浏览过这一幕,看她在深宫里,与宋逸修这样,隐忍着,克制着,守望着,相依为命着。
郦清悟忽觉不忍。
其时已是延祚二年,尤其从“癸巳政变”后,何家一步登天,也想着借此独揽大权,甚至废立皇帝,扶持傀儡。
他们未能得到“知政事”印章,和曹呈祥又翻了脸,便不停进宫游说何太后,给她施压。
何太后要稳固政权,必须依靠何家撑腰,一面又要对得起江山社稷。
她不能拒,更不能应,实在无法拂了何家的面子,只能叫宋逸修出面,驳斥何家事务。
就这样,一边用着何家,一边用宋逸修的名头去打压何家,艰难地玩着平衡。
萧怀瑾养不亲,这偌大深宫里,相依为命的,唯有宋逸修。
如今,他又带进来了韦无默,给她作伴。
小姑娘精致漂亮,猫儿眼剔透,是个十分灵慧的性情。
无怪乎他看中了。
他们谈论起儿女,忽然就忆及了大皇子萧怀瑜。
隔了四五年,何容琛终于能平静着想他了。
宋逸修替她将珊瑚珠发簪插入了鬓发中:“还记得么,先帝曾问过我,大皇子长得像不像他。”
何容琛溯着遥远时光,忆起来了,七八年前她得了宋逸修一计,带着思贤去见皇帝。
她道:“记得,你说像,说形神俱随,九容咸备,先帝很高兴。”
宋逸修收了手,忽而笑了,不知笑发簪还是笑回忆,“如果大皇子是你生的,我就一定不会那么回答他了。”
何容琛抬起头,初时不解,茫然了一眼。
却忽然心中剧颤,脸颊也微微泛起了热:“那……你会怎样答?”
两人在内殿里轻声细语,像两个情窦初开的孩子。
宋逸修敛了笑,认真道:“那我就不答了——不想答。”
原来还想闹脾气呢。
何容琛侧过头去笑了,为这迟来了很多年的,酸溜溜的话。
是夜,她躺在榻上辗转。
自大皇子故去后,她便习惯了点着安神香入眠。
于是那个被熟悉沁香缭绕的梦里,她看到了宋逸修。
梦里宋家没有倒台。
那合该是他年少的时候。
没有经历家变的宋逸修,被推官为朝中重臣,他在人声鼎沸的京道上游街,路边观礼的百姓赞誉艳羡,少女鬓插簪花,羞怯含情。
而她亦未曾入宫,打开闺阁的绮窗,悄悄看着他,他便在这时蓦然抬头,与她隔着千万人群,遥遥凝望。
那千回百转,那柔情缱绻,都化入了这穿透流年的对望中。
何容琛醒来时,时近四更,该是早朝了。
她却突觉倦了,好似做了一场二十载的黄粱大梦,荣华富贵皆散如云烟,心中空荡荡的。
天际破晓,宋逸修俯下身,悉心为她穿鞋,神态安静专注,仿佛做的是发自肺腑热衷的事情。
何容琛歪着头看他认真眼神,不由开腔道:“……我做了一个梦。”
宋逸修未抬头,手中仍是不停歇。
她却知道他在认真听的。
于是微笑道:“我梦见,几十年前宋家没有蒙难,就那样鼎盛至今。
那个叫宋逸修的公子官居一品,帽插宫花红衣怒马,入庙堂指点江山,才名冠绝天下。
然后……”
宋逸修抬起头,等着她说下半句。
她努力回想,却又苦笑了起来:“没有然后了。”
宋逸修微笑道:“自古策名就列时,不正也是洞房花烛夜么。
太后可曾梦到?”
“哀家不记得。”
何容琛笑了半晌才缓缓问道:“你呢,若让你做个好梦,像这般的美梦,你想梦见什么呢?”
宋逸修扶着她来到妆镜台前,为她梳理散落的头发,久久才道:“臣会梦见,很多年前的黎明,臣在宫外迎接还是豆蔻的她,她没有入宫,然后……”
宋逸修止了声。
何容琛:“可即便不入宫,她迟早也寻个人嫁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