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 3/4 页)
她听到大伯摇头叹气:“你姑姑入宫这些年,何家哪次不是鼎立相助?
她忘恩负义。”
何汝岱负手,在屋子里踱了几步,“枉我疼爱了她那么多年……她却只想着和那个太监专权,不给何家谋取利益……韵致,你当了皇后,可不能像你姑姑那样。”
何韵致看着他们焦躁走动,心想,她和姑姑有什么区别呢?
她们未出阁前,都是家中宝贝着的女儿,可是姑姑入宫了,和家里人离心了,连累家里人了,就会被他们议论、责怨。
这真可怕。
被亲人埋怨没有用,真可怕。
在杯弓蛇影、尔虞我诈中挣扎,生怕带累家族一朝陨灭,这样活着,真可怕。
终于熬出头,踩着万骨枯,走上了高位……却被自己的亲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真可怕!
——
长睫毛遮蔽了她眼中的犹疑,半晌,何韵致抬起头,鼓起勇气道:
“我不想当皇后了。”
仿若一道惊雷,何汝岱与何道亨齐齐回头,震惊问道:“韵致怎的忽然说这个?
为什么不想当皇后?
你这么优秀,若不做皇后,还有什么配得上你?”
何韵致垂下眼帘,胡乱说道:“因为我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不想夫君纳妾。
陛下有很多妃嫔的……我不想!”
最后三个字,她是喊出来的。
何汝岱听了便大笑起来:“我的傻孩子,功成名就的男人,哪有不纳妾的?
大家族都是这样的,更何况皇宫里?
你想一生一世一双人,那是被话本乱了心神,除非你嫁个没钱没势力纳妾的人!”
他说着,挥挥手,吩咐外面道:“小姐在府里闷着,总该出去散散心,明日就带小姐,去长安城外转转。”
何韵致难得出府邸,闻言,心中的沉闷压抑,也被冲散了些许。
——
翌日,马车笃笃地走出了长安城,却没有带她去看东西市繁华,而是一路长驱出城,走过乱糟糟的市井,走去了日头烤炙下的田地。
何韵致在颠簸中掀开车帘,看着那些市井间卑微谄笑的仆役,看着田地间挥汗劳作的农民,耳边是爷爷沉稳的声音:
“韵致啊,你看,他们就是你想象中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没有妾室,只有夫妻相依为命。”
“美好吗?
然而他们贫贱。”
“你能过这样的日子吗?
冬日没有地龙取暖,夏日没有冰镇荔枝,只能穿着粗麻衣服,日日在暴晒下劳作……”
——
何韵致的手发着抖,这就是下等人的日子,庶民的日子。
苦、累、贫穷、绝望……
她放下车帘,她不敢再听,她捂住了耳朵。
回忆至此,何汝岱的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
——
谢令鸢再也看不下去了,她长长叹了口气,拉了拉袖子。
郦清悟会意,温声问道:“走么?”
于是穿越那片音障,那像咒语一样充斥耳边的叮咛,二人走出了何韵致的回忆。
五岁的女孩,从小背负了家族荣辱的使命长大。
家族为了磨练她的心性,让她参与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也让她看到了没有爱情的枯萎与绝望。
——何韵致不会有美梦,因为她众星捧月的人生,没有遗憾。
可是她深埋于内心的不安,却再也难以抚平。
——
谢令鸢微微叹息着。
“锦衣华服生端严,钟鸣鼎食绕身前。
处事有规行有矩,韵致八方辅九天。”
“你在念什么?”
郦清悟听了她喃喃自语,是一首打油诗,奇道。
谢令鸢总不能说这是何贵妃的宿命,只好扯:“这是谜面,何贵妃的谜底,就从这里找寻。”
郦清悟回味了一番,忽然浮现一个淡淡的微笑:“韵致八方辅九天,你想过这句意味着什么吗?”
他眼中微微闪过波澜,谢令鸢又想了这句话,随即会意——
韵致,八方,辅九天。
何贵妃生来背负的使命,就是把自己的人生,乃至家族,寄托在皇帝身上。
既然这样会担忧,那么假如只靠自己呢?
——成与败,都不再是夫君给予,而是自己事在人为!
回望,郦清悟的微笑化入春风,有着解谜后的欣然,那一刻,二人心照不宣。
重新,回去何贵妃的梦境!
——
祥云缭绕,云霞漫天,一曲彩凤朝阳吹落人间。
高低涌现的巍峨宫殿群落,倒影诉说着漫长的宫闱寂寞。
何皇后的梦里,正在上演宫斗戏码,政斗、党争一起纷至沓来……
——
再次在坤仪殿里,看到警惕疑心的何皇后,谢令鸢清了清嗓子,福身一拜:
“拜见何监国!”
何韵致手在袖子里攥着,看见德妃,正要习惯性压制她,闻言却怔住了。
“诶?”
“监国大人,政事堂还有很多奏章等着您呢,您可不要在后宫逗留太久。”
“啊?”
门口踏入一个人影,“萧怀瑾”此时走入大殿,沉声道:
“何韵致智计卓然,天纵英才,朕特拜为监国,监理朝中政务、百官秩序,并掌相印。
从今以后,你不再是皇后,可一展抱负宏图,朕期待你——归去凤池夸!”
何贵妃惊讶地起身,眼睛中星光点点,不知有无喜悦。
她的表情是怔忪的,仿佛听了什么十分荒谬的事情,满是不可思议的难以置信。
半晌,才回过神来一般,跪下茫然道:“谢……谢陛下。”
——
何韵致的梦境,在二人有意的推动下,发展得很快。
殿堂开阔,百官左右朝列。
何韵致穿着红面蓝底的朝服,革带、敝屣、大绶,流露出不怒自威的端谨之色。
她坐在殿阶右下首,外面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朝臣们噤若寒蝉,毕恭毕敬:
——“拜见何监国!”
何韵致威仪地“嗯”了一声:“诸位大人平身。
近日,北燕与我晋国和谈,状况如何?
今年霜降犯重阳,北方收成必减,边境要养兵屯田,朝中要赶在明年冬日前修整完毕,以备来年与北夏、西魏的交战。”
她问他们政务奏折的处理,从黄河凌汛到长江洪灾,从北地蝗灾到山东瘟疫……问的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
谢令鸢旁观着,被她霸气所折服,心想,何贵妃还挺上道的嘛。
也大概是年幼的时候,总是跟在爷爷大伯身边,听他们商议政事,听出了敏感性吧?
她本以为,依何贵妃的性情,会又开始担忧朝堂政斗国计民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