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万字求订阅】(第 3/4 页)
    四皇子复盘了一下今天的事情,然后心满意足的得出了自己与魏君的确乃是灵魂知己的结论。
    而且他们创造的战绩已经是实打实的了。
    就很妙。
    “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在魏君等着自己的知己去杀他的时候。
    他的知己正欣慰于自己与魏君的联手十分默契。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一天后。
    魏君怒了。
    对于自己的知己很失望。
    知己同学不仅没有派人来找他的麻烦,反而派出了第五位钦差和第五道金牌。
    继续勒令镇西王回京,接受朝廷的调查。
    并且四皇子让钦差传的话一次比一次更重:
    “王叔欲拥兵自重乎?”
    “王叔欲养寇自重?”
    “王叔,父皇生死未卜,至今昏迷不醒。您与其在前线做一个有实无名的摄政王,不如率大军回京,直接登基称帝岂不更好?”
    此等言论蔓延开来之后,京城震动。
    前线震动。
    四皇子与镇西王的威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皇子的行为很显然过于着急了。
    而镇西王拒不接受朝廷的命令,纵然没有异心,现在看上去也好像有异心了。
    于是,两败俱伤。
    魏君看不下去了。
    他果然没有看错自己的知己。
    说他是个废物,他还真的是个废物。
    这一日工作时间结束后,魏君直接来到了《破晓》报馆,开始写文章。
    魏君忽然在《破晓》报馆现身,迅速吸引了报馆其他人的注意。
    大皇子都特意来问了一下:“魏大人想写新文章?哪方面的?”
    周芬芳是文坛上一任的盟主。
    《破晓》问世后,魏君有接过周芬芳文坛盟主衣钵的意思。
    之前魏君的《乾国人失去自信了吗》和《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两篇文章一出,文坛甚至有一种错觉:
    周芬芳是谁?
    我们只认识魏君子。
    周芬芳是在现有的框架下,基本做到了最好。
    而魏君直接打破了这个框架,让看他文章的人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论文笔,周芬芳秒杀魏君。
    但是论震撼性,魏君是远胜周芬芳的。
    不过那两篇文章过后,魏君就忙于事业,很少再亲自写文章了。
    现如今魏君再回文坛,亲自执笔,的确是文坛的一场盛事。
    大皇子不算是什么文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
    魏君回答了大皇子的问题:“我这次要写一个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对,《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讲的自然是岳王爷的故事。
    如果没有那十八道金牌,也许大怂可以换一个活法。
    如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观念能够比皇权更加的深入人心,也许就不会有“莫须有”这三个字。
    如果……将军不把自己当成皇室的忠犬,而是把自己当成国家的守护者,也许一切都可以改变。
    不同的世界,想要把“莫须有”事件移植过来,自然是需要一些改编的。
    不过魏君本就是状元之才,这对于魏君来说并不困难。
    现如今镇西王与四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
    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刻,《破晓》全国发行。
    《说岳全传》——第一时间送到了全国百姓的手中。
    以接近免费的跳楼价。
    真的是跳楼的价格。
    比较《破晓》报馆是拿狐王的钱开的。
    狐王表示钱不是问题,你们随便花,只要能够让《破晓》遍地开花,增加魏君在大乾的影响力,这钱花的就算值得。
    狐王都这样说了,任瑶瑶那真是一点不和她妈客气。
    《破晓》,最大的销量,最多的亏损。
    全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狐王对此十分欣慰。
    等她看到魏君的《说岳全传》后,就更加欣慰了。
    “魏君果然是魏君,一点都没有让我失望。”
    “《说岳全传》,是在大乾本就紧张的局势中又添了一把火啊。”
    “我现在已经有点期待镇西王与朝廷的火拼了。”
    狐王对此表示期待。
    大乾百姓对于《说岳全传》,也给予了热情的反馈。
    这么说吧,大乾叫秦桧和秦会之的男人纷纷要求改名。
    这个名字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叫完颜构的男人就更惨了。
    据说直接被自己父亲给打折了腿。
    幸好魏君听说后,赔偿了这个叫完颜构同学的医药费。
    镇西城。
    镇西王和镇西王世子,也在读《说岳全传》。
    现如今镇西王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他不想失去军权,不是因为他恋栈权位,而是比起在京城做一个锦衣玉食的亲王,他更愿意死在战场上。
    将军马革裹尸,本就是最好的归宿。
    可镇西王也不愿与朝廷撕破脸。
    说到底,他是皇族中人。
    他不想内斗,让亲者痛仇者快。
    直到《破晓》发行。
    《说岳全传》风靡天下。
    镇西王拿着《破晓》报,在书房整整看了一天。
    而镇西王世子看完了《破晓》报之后,只感觉怒发冲冠。
    “秦会之固然该死,但他也曾经是一个力主抗金的义士,也曾经拒绝在与金国求和的投降书上署名。
    “从一个坚定的主战派,变成一个坚定的投降派,秦会之最大的悲哀,是遇到了大怂家那群没骨头的皇帝。
    “真正杀死岳王爷的,不是秦会之,是完颜构。”
    镇西王世子也曾经在国子监求学,甚至有大儒收他为亲传弟子。
    论才学,他的真实才学不低。
    所以,魏君在《说岳全传》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他看的很清楚。
    而且深以为然。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皇帝无能,祸国殃民。”
    “有些事情,魏大人说的才是对的。”
    魏君其实根本没和他交流什么政治立场。
    但是镇西王世子很轻易的就完成了立场的转变。
    而且是boss直聘。
    都没用监察司和上官星风怎么诱导。
    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
    但监察司的第二和上官星风也的确不是吃干饭的。
    第二给镇西王世子送上了镇西王的次子,他的便宜弟弟针对他的全部资料。
    四皇子承诺了他便宜弟弟世子之位。
    所以他便宜弟弟果断捅了他父亲和他一刀。
    还有镇西王的侧妃。
    也一直觊觎他母妃的地位,想要爬到她母妃头上去。
    但镇西王不是宠妾灭妻的人,自然不会允许侧妃爬到王妃头上。
    于是,侧妃给镇西王戴了一顶原谅色的帽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