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反击的收效和后续(第 2/4 页)
毕竟主办方也要吃饭,也要人气和收视率。
80、90年代香江乐坛颁奖礼层出不穷,每年颁发的奖杯成百上千,号称“见者有份”,资深乐迷称当时的乐坛颁奖是“分猪肉”。
相比“分猪肉”,现在的颁奖礼“黑幕说”就更令人不齿了。
80年代随着乐坛竞争的不断加剧,“黑幕说”由坊间秘闻升级为媒体公开。
87年谭勇林就被媒体公开批评“买奖”,校长一怒之下宣布永久退出颁奖礼。
谭校长买奖与否,没有多少人信,实力摆在那里,所谓“买奖”很大可能是经纪公司背后角力的结果——竞争对手耍阴招罢了。
但是现在这些新艺人,刚出道出张ep,便横扫乐坛,各种新人奖项全拿,霸占歌曲销售榜、播放榜,这可就太假了。
毕竟不是谁都是陈昕和周杰轮那样的天才,他们两个都没那么横扫奖项,那你香江音乐圈的新人这么搞,那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白这的吗?
因而到了2003年7月,在有人举报、媒体反映的情况下,香江廉政公署认定乐坛颁奖礼存在“行贿受贿”的黑幕,所以在7月16日搞了个突然袭击,搞了个‘舞影行动’,一下逮捕了包括影皇杨守城、无线何丽全,陈家伦、寰球陈小宝、中建麦绍棠等22位大佬。
这些人不是娱乐公司高管,就是颁奖礼主要负责人,可以说是香江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发起“舞影行动”,香江廉署的调查的目的大致有三。
一、《劲歌金曲》排行榜及颁奖典礼“造马”;二、唱片销量数量不实;三、擅改歌手合约。
这场突击娱乐圈黑幕的行动,不禁让包括影皇娱乐、寰球唱片和无线电视等圈内巨头,以及不少艺人名誉扫地,香江娱乐圈多年以来,为了谋得对其他地区艺人优势的“游戏规则”,也被一点点揭露了出来。
由于太多职员、艺人被捕,影皇律师分身不暇,阵脚大乱,而杨守城的三家上市公司,因此全线飘红,当年共亏损了13亿港元。
杨守城在香江几十年,黑白两道通吃,不断与执法部门交手,警方多番出击都未能将其治罪,这次是准备已久的行动。
出动三百多警员,闹的全球娱乐圈都知道的‘舞影行动’,最终却因举证困难,只有认错不认罪的寰球唱片陈少宝退圈,其他涉事的娱乐大佬却只是名声受损,后来依旧在娱乐圈叱咤风云。
这场行动之后,香江娱乐圈依旧是“马照跑,舞照跳”,颁奖礼大家都有奖拿,开开心心似过年,一如既往的热闹。
可是这种自娱自乐,只谋小利,看不到更广大的华娱圈的生意和蛋糕,终究还是让香江音乐、电影成了昔日黄花。
陈昕前世专注跳舞,当时并没关注到这个新闻,知道这个事情,还是因为后来进入娱乐圈后,看一些影皇的八卦新闻才看到的这件事情。
香江廉署花费那么大功夫,都调查不出什么来,陈昕也不会在这方面浪费心思。
他既然知道这个事情要发生,那到时自然要因势利导,把我这个极好地对付敌人的机会。
杨守城到时被收押调查,无论上市业务还是私人生意,都面临严峻考验,正是四面楚歌的时候。
从现在布局,到时候或许就可以一击致命。
这件事情要做成功,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说困难,确实也很困难。
当一头抹香鲸受伤时,鲨鱼、虎鲸都会趁机围攻而上,结果自然就不难猜想了。
只要提前知道这个情况,那些鲨鱼和虎鲸肯定就会去狩猎,杀死抹香鲸。
到时候陈昕看戏就足够了,若是有实力的话,也可以掺合一把。
当然成与不成,还要看那位杨老板应付危机的本事,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毕竟人家生意那么大,还有这不为人知的背景。
“老板……,没事,我就先走了。”
见陈昕看着电脑上的影皇娱乐的八卦新闻沉思,一旁的岑佳出声询问道。
“噢,等等,解约的事情,你现在就去跟律师打电话,我考虑好了,还是决定跟天泽影视解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