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60.小学校里诵御令(第 1/2 页)

    又是一日清晨,江户的九月倒显适宜。前后数百名传习兵,簇拥着忠右卫门离开江户川邸,去往一桥邸办公。

    因为幕府要员屡遭刺杀,现在所有的若年寄、老中并大老,护卫均以百人为计。尤其是松平齐宣,前后马队五十余人, 步兵一百,亲丁侍从一百余。除非你有神枪狙击手,不然就是丢炸弹也没有用了。前后上百米的仪从,不会再给你机会。

    一路走马,从江户川邸到江户城这段路,忠右卫门走了十几年,早就熟悉, 倒也颇为自如。一开始或许还会有人在街边围观, 如今沿途的旗本和百姓,早就已经习惯了。

    “我东照大神君,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百姓,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厥美。国家根本,源在教育。尔臣民,孝悌亲友,和睦敦邻。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学习业……”

    三河台第一小学校的操场上,一百多个学童,正在诵读着《教育御令》。

    闻听此声,忠右卫门驻马停歇,悄无声息的走到校门外。操场上的学童并未发现德川将军就立于自己的身后,继续背诵。

    “倘使天下有事,一旦缓急,义勇奉公, 扶翼幕府,羽赞社稷。如是,不独我德川之忠良臣民,又显彰尔累代忠义。”

    对于年纪稍小的学童,《教育御令》的句子,或许稍显出几分晦涩难懂。所以虽然已经开学了一段时间,仍旧只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道朗诵而已。

    这篇《教育御令》还是井伊直弼亲笔拟定,德川家定御准之后,颁行天领的。只可惜,现在两人都已经去世,并没有见到天领的数十万学童,一道诵读他的场景。

    还记得去年这时候,德川家定开内帑,出库金四十万两,宣布在天领内实行普遍义务制四年小学教育。当时德川家定就希望每天起床之后,只需要登临江户城周的小天守,就能够听到满城的小学生, 背诵《教育御令》的声音。

    当时他就在幻想,自己虽然文治武功稍有不足,但起码在教育一道上,乃是为国开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利用这些人才的时候,德川家定肯定看不到了,但是他觉得,他起码能够听到满城的学童颂扬“我德川列祖列宗,治世太平,深抚百姓。”。

    可惜啊可惜,最终他也没有等到这一天。

    操场上的学童,跟着老师诵读完了《教育御令》。这时学校的教务长,或者学校监督,也就是幕府派遣的一名旗本御家人走到众人面前,向众人讲话。这人声音倒是颇为宏亮,要是在战国时代,忠右卫门肯定要把他拔来身边,担任传令兵。

    稍稍一听,原来是他发现有一个学童已经能够全文背诵《教育御令》,所以现在把人叫到台前来,当众的背诵一遍,然后好好地表扬夸赞一下这个孩子。

    倒是让忠右卫门来了兴趣,就和大正时代,当时的青年人,几乎个个都可以全文背诵《星落秋风五丈原》。而二十一世纪的日本青年,连星落秋风五丈原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一样。

    刚进入小学校的学童,是怎么理解背诵《教育御令》这样一篇几乎纯汉文的诏令的。按理来说,上面的许多字,可能都不认识的啊。

    “伊沢八弥,你上前来,背诵《教育御令》。”学监大声报出一个学童的姓名。

    叫做伊沢八弥的孩子,小小的一个,观其形状,顶多也就是七八岁而已。忠右卫门颇为惊奇,不由得近前围观。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江湖三女侠 撩神[快穿]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沉香雪 我在木叶练吐纳 谍影:命令与征服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 将军家的农门悍妻 古龙文集·小李飞刀(全9册) 星星眨着眼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