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七 有机物工厂(第 2/3 页)
有着月宫基地,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火星,人类终究不会如同以往的蓝星文明一样,被锁死在蓝星上,至少不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灭绝。
其实到了现在,蓝星也已经到了逐步衰竭的时候,从远古,一直到现在的气候变迁,也可以说明这一切。
从古蓝星高温高湿,高氧含量的巨兽时代,再到恐龙横行的白垩纪。
能够让属于爬行纲的恐龙占据几乎整个蓝星,较高的平均温度,才是它们存活的关键。
所以后来一颗小行星的撞击,除了给蓝星带来巨大的创伤以外,遮蔽整个蓝星的尘埃,和骤然降低的温度,才是它们覆灭的罪魁祸首。
再往后,蓝星就变得越来越冷了。蜉
无论是被子植物代替了裸子植物,还是能够恒温的哺乳动物代替了爬行动物,无一不是针对越发寒冷的蓝星环境带来的改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点仅从只有数千年人类史就能看出来。
仅仅有记载的几千年,人类世界的温度,一直以螺旋下降的方式降低着。
秦汉以前,河南还有大象的存在,长江以南,更是潮湿闷热的云梦泽,近乎不适合人类生存。
作为一种典型亚热带植物的竹子,更是广泛分布在山陕一带,然而到了近代,它们的生存范围,直接到了秦岭以南。
事实上按照地质学家的推测,蓝星现在应该处于一个大冰期。蜉
从以往的地质发现来看,大冰期的冰川,甚至会延伸到赤道附近,以往被埋在水下的一些陆地,还有浅滩,将浮出水面。
这也是古人类到处迁移的通道,它们就是从这里,走向是全世界。
所以说现在的的全球变暖,终究是一个伪命题,毕竟从上一个小冰河期,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四百年,正该是另一次小冰河期即将到了的时候。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