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七 三年(第 2/3 页)
随着华国基地的门打开,他的身影也隐没在里面。
时光就好像长了脚一样,跑得飞快,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年。
不算杨青登陆月球,就只从他开直播,开发布会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
这三年来,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有好的,自然也有坏的。
首先是米国,虽然到现在,它敌视洪荒科技的态度从来不曾改变过,但是在民间,和华国的交往却渐渐密切起来。
它所说的可控核聚变,确实已经实现,输出能量大于了输入能量。
而且也到了实现商用的程度,经过接近三年的建设,开始正式投入运营。
但是它的装机容量,就只有二十万千瓦,各种事故不断,尤其是内壁,每隔一个月,就要大修一次,而且还是用的古老的烧开水方式。
当然要不是为了抵制洪荒科技,它还可以更完善一些,如果能够做到两年更换一次内壁,那就有了足够的商业价值。
尽管这样,依然比不上洪荒科技的聚变堆,但是至少已经可以说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面。
它这样的水平,甚至还比不上华国最新的路线。
虽然华国已经从洪荒科技得到了成品的聚变反应堆,但是洪荒科技的聚变堆路线,跟蓝星的主流路线截然不同,使用的是符文技术,以灵气供能的。
最初得到聚变堆的时候,华国几乎是以举国之力,拼命研究,然而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有结果。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华国的山寨技术是很强大的,任何东西,不管是高科技,还是高精度,只要有了实物,都能够模仿出来。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这个办法就有些不灵了。
不仅是专利的限制,更是因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技术的提升,让模仿变得几乎不可能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