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1章漂亮的母老虎(第 1/3 页)

    第二天一大早,刘闲众人和蔡邕一家人便在谷城县县令的相送之下离开了谷城,继续西行。

    这一日蔡琰一直躲在马车中,刘闲以为对方还在生自己的气,自然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一行人在路上昼行夜宿,蔡邕与刘闲时不时的攀谈,两个人的关系倒是亲近了许多,只是蔡琰再也没和刘闲说过话了。

    这一日临近中午时候,队伍穿过连绵的村庄和农田,来到了长安城外,一座规模恢宏不逊于洛阳的巨城赫然出现在眼前。

    刘闲大感意外,因为眼前这座城池远不是《三国演义》中描绘的那种凋敝景象。

    虽然官道上不像洛阳的官道那样热闹繁荣,显得有些冷清,但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还是颇有气势的,与凋敝荒芜绝对格格不入。

    想一想,刘闲便明白了过来,《三国演义》的作者八成只是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加以想象而已。

    以为长安经历过几场兵祸混乱,而东汉又定都洛阳,那么长安自然就很凋敝破败了。

    而刘闲根据自己这些年所得到的信息却感觉,东汉之所以迁都洛阳,似乎与发生在长安的那些兵祸战乱关系不是很大,至少那不是最直接的原因。

    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农业以及经济上的原因。

    关中地区因为战乱和气候问题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低。

    在古代,农业问题必然影响经济,因为只有充足的粮食才能保证供养足够的人口,而只有足够的人口才能令商业繁荣起来。

    随着农业的衰退,关中人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使得关中的经济不仅多年难有进展,而且还处在不断的倒退之中,因此单靠关中,已经很难供养庞大的人口和保卫京城的军队了。

    而从外地转运粮食入关中,道阻且长,难度远非现在可以想象,每运十担大米最终只有一担能够运入关中,损耗极大。

    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

    而与此同时,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越来越繁荣,定都洛阳,则前文所述的那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迁都洛阳自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然,经济上的因素并非刘秀定都洛阳唯一的原因,这还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以及刘秀崛起的根据地都有关系,这里就不啰嗦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我家娘子,不对劲 希腊神话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万历明君 沉溺 小老板 福宝的七十年代 嬉游花丛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天下枭雄 我是不是见过你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世子妃 秘密部队之龙焱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