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章 回宥阳(第 3/4 页)
谷粌
虽说徐章他们这一支并非徐氏嫡系血脉,可往前倒数几代,和老太太还是同一个祖宗的。
老太太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等盛紘和长柏下了衙之后,把他们父子叫到了跟前,把这事儿和他们说了,问他们的意见。
长柏一口便应下了此事,甚至还说:“其实祖母早就该去宥阳瞧瞧了!”
盛紘对此也没有半点意见,“便是宫里头的娘娘们,也时常归宁,跟遑论咱们这些寻常人家,徐家是母亲的娘家,母亲回去瞧瞧,儿子岂会阻拦。”
这几年几个孩子养在身边,有了念想,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日益增多,身上的暮气也退去了许多,身子骨也愈发健朗,而且宥阳也是盛家的祖地,盛家的大房和三房,现如今还都在宥阳呢。
“维大哥哥和大嫂嫂还有几個侄女儿也都盼着母亲回宥阳呢!”
大房的老太太早在当初徐章在淮南平叛时便过了世,大房二房唯一的长辈,便只剩下老太太一人了。
至于盛家三房,那就更不必提了,一大家子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混不吝,成天就想着不劳而获,三天两头的就去盛家大房那边打秋风。
偏生盛家三房的两个长辈都在,盛维那边还真只能敬着,也就老太太能治得住盛紘的那个混不吝的三叔了。
“可惜长梧现如今在西北领兵,无暇分身,否则的话,倒是可以让长梧陪着母亲一道回去!”盛紘道。
虽说现如今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和西夏的和谈之上,可其他的事,却并没有因此而耽搁,各个部堂衙门仍旧还在快速的运转着。
如今已经快要进入五月了,丰水期已经开始了,盛紘眼下在工部当差,疏浚河道,修整官道这些活可都等着工部来干,眼瞅着就能往上再升一升了,这个节骨眼上,盛紘自然不能轻易离京。
至于长柏,现如今还是在翰林院当差,眼下三年一次的吏部考绩马上就要来了,长柏还想着从翰林院里头出来呢,自然也没法离京。
“这不是有章儿和明儿呢嘛!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老太太道。
“有谨言和明兰在,儿子自然是放心的,不过母亲难得去一回徐家,咱们盛家若是没个男丁过去,未免有些不像话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