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01 梼杌(第 1/2 页)

    就在梁恩按部就班的翻译那个竹简上的内容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发现一支竹简上边用朱砂写着两个两个文字,而翻译出的内容让他瞪大了眼睛。

    “梼杌!”看着翻译出的这两个字,梁恩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这是一本已经失踪的史书,甚至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个书名。

    根据《孟子·离娄下》说法:“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也就是说,和现存的鲁国史书《春秋》一样,当时的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史官记录下历史,而《梼杌》就是南方强国楚国的史书名称。

    至于这本书被称作《梼杌》的原因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说这里的梼杌指的是上古四凶之一,认为楚国人用梼杌作为史书的名称,是借着梼杌的凶恶来警示坏人。

    同时梼杌还有预知未来的本事,用这个名字作为史书的名字,也有借古知今的意思。

    另一种说法则是按照《说文解字》上的解释梼是断开的木头,杌是树桩。两个字连起来,就是断开的树桩。很明显,梼杌有年轮的意思,代表了时间的流逝。

    相对于上一种说法,这一种说法显然更合理一些,至少在同类横向比较之中,无论是梼杌还是春秋都指代了时间的流逝,也符合史书的性质。

    对于这本书的身份梁恩之前翻译的时候已经大概有了某种猜测,毕竟他从那些文字中找到了很多价值的史料价值的史料,如周代设立“三监“、“共和执政“的确切含义、周平王东迁、秦人的源流等。

    不过作为那个年代敢公开喊出“我蛮夷也。”的楚国,那个位于礼乐文化区边缘的国家在历史的记录中也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

    比如说他没有儒家那种为尊者隐的习惯,所以在对于历史的记录方面而中原的大部分记录都有所区别,尤其是在记录历史事件的角度上这一点尤为突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记录西周末年平王东迁历史的时候,就直截了当的指出当时周幽王的弟弟周携王才是正统。

    竹简上的记载中最前边的一段和现代史书一致,那就是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贤德的王后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废长立幼,改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申后及太子宜臼因此被迫出奔至申国,直到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进攻镐京,野蛮的犬戎大肆杀掠,杀死周幽王劫掠镐京而去。

    而接下来的记载就和现存历史有所区别了,按照竹简上的记载,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

    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

    如果联系前后文内容的话,就会发现在公元750年,周平王勾结鲁国、晋国,许国、申国、犬戎袭击周室。

    而姬姓大诸侯晋国,鲁国之所以会站在并不是正统的平王这边,是为了削弱周室实力,需要一位不得人心的、易于控制的周王。

    也就是说,竹简上记载了申侯缯侯许文公等立宜臼为周天子,周地百姓及王公贵族立余臣为携王。携王是周室所立,而平王是与周室为敌的申国为立,所以说周携王才是正统。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娇瘾 慢性沉迷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顶级诱捕公式 理我一下 逢春(冯橙陆玄) 小浓情 刺青 上瘾 文物不好惹 悍将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仵作惊华 他就这么爱我吗 谁把谁当真 宠她 不及你甜 殿下让我还他清白 可爱到头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