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雨水少(第 4/4 页)
可是,这种井,被叫做夫妻井,或者叫做兄弟井,抛弃了集体劳动的形势,虽然效率很高,可是,在劳动形式上,属于退步。
于是,出现一种可悲的场面,一边是要旱的要死庄稼,一边的批评教育的场景,端正思想之后,才更加有战斗力。
于是,很多老乡恐惧了,干脆不包工了,集体劳动,大家一起上,不管是一口井,还是一颗苗,全部算点工。
所谓的点工,只要出工,一天都是那么多工分,既然这样,谁出力气啊?
就连饿死,也不出力气。
不争馒头争口气,你不卖力,老子也不卖力,看看谁的命硬。
对,就是拼命,看看谁比谁能熬。
抗旱保种,抗旱保粮,闹的轰轰烈烈,结果呢,哎,不说了。
日子不好过啊,粮食紧张了。
上次那批生猪,好不容易换来的调剂粮,还被田国栋扣掉一部分,现在,自己也想想办法了。
想什么办法?
自己也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劳力显得非常重要,自己手里没有劳力,想挑水浇庄稼,可是,找不到人手啊。
包工给老乡,可是,老乡都不愿意接手。
董华山也不愿意啊,除非先给粮食,否者,算工分,鬼知道算到哪里去了。
哎,这个水的问题,确实比较头疼啊,当初,自己应该打几口深井的,都说井水不能浇庄稼。
麻的,现在都要旱死,有水,就庆幸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