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名声自己挣的(第 4/4 页)
那可是耕牛啊,那是老乡的种田的命根子,少了一头大公牛,要耽误多少劳动,要损失多少粮食?
王乡的那些人,自私自利,不顾大局,县里的领导,应该严厉批评教育,损失的大公牛,那是县里的财产啊。
县里的领导,虽然也心疼“淹死”的七头大公牛,不过,更多的激动,说明自己的决定的正确的,自己的领导是英明的。
王乡养殖基地,有血统那么优秀的大公牛,以后肯定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水牛,那样的话,全国的老乡,都能用上县里的大水牛的话,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牛的劳力,归根到底,那是要犁田的,大牯子的劳力,那是一流的水准,能够犁田30亩。
哦不,100亩,这样的水牛,全国能够找出几头呢?
可惜,今天的事情,不能宣扬,要不然,自己县里的名声更响亮了。
不行,应该督促王乡的那些人,多快好省,全面发展,现在他们只有好和省呢,多和快呢?
一头大牯子哪里够呢?
8头大公牛哪里够呢?
至少要80头,800头吧,8000头吧?
而且要加快,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吧,年底的事情,是不是上交几百头大水牛呢?、
几百头,好像有点少吧?
那应该几千头呢?
王乡的同志,还不知d县里领导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话,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本来,王乡的同志只是想证明自己实至名归而已,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人心都是奋进的,既然你们那么牛,你们当然多做贡献了,否者,那些拨款,那些贷款,不能白白支持你们吧?
各位读者,保持一天两更不容易啊,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