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乐观(第 2/4 页)
七社的情况还不错,几头大水牛,那是真的壮实,还能拉得动双铧犁呢,可是,其他的生产社,看着这个双铧犁,都忍不住要哭了。
大爷啊,我真的伺候不了你啊。
三头牛,或者四头牛才能拉得动的双铧犁,你让老乡怎么办?
四头牛啊,有几个生产社,能够有四头牛啊?
四头牛全部去拉双铧犁了,其他的田地怎么办啊?
人拉犁刀吗?
只能这样了,否者,怎么来得及呢?
特别是靠山的几个生产社,听到深翻土地,顿时打人的心思都有了,麻的,我们这是山区,深翻土地,去翻石头吗?
使用双铧犁还不够,想要庄稼长得好,肥料来当家。
肥料,那是农村种田永恒的难题,去哪里搞肥料呢?
上级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化肥的指标,那是依靠进口的,这些进口的化肥,都被那些大型国有农场,还有其他的大型生产单位给全包了。
地方上的老乡,想搞点化肥,那基本上做梦了。
没有化肥,只能有土肥。
所谓的土肥,就是一个大土坑,学名叫做化粪池,什么树皮,树叶子,野草,树根,杂草啊,反正只能要用做肥料,都仍在里面。
为了这个化粪池,真的把所有的老乡够坑惨了。
社里的给社员下指标了,按照户头为单位,每户必须提供1000斤的肥料,折合成100工分,必须完成,必须完成,否者,扣你的工分。
麻的,这就是不讲道理,指标,必须完成,完不成,还倒扣工分。
没事,习惯就好,现在的周大毅,也慢慢习惯这种野蛮不讲理的方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