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肥料(第 1/4 页)
夏收了,可是,没有分粮食,因为责任粮的指标都不够,哪里还有脸分粮食,早季稻也收割了,可是,那个产量,还是低的可怜。
这个时候,很多老乡都后悔了。
早知道这样,当初自己应该认真种田的,自己是农民,种田是自己的本分,自己偷懒,结果倒霉的就是对自己肚子。
可惜,现在想通了,有用吗?
幸好自留地回来了,虽然粮食不够,可是,家家户户种的蔬菜瓜果,都成熟了,不用担心没有吃的。
很多老乡,可以把自留地的蔬菜瓜果,挑到集市上卖一部分,然后买点杂粮,对付着自家的蔬菜,日子还能熬下去呢。
自留地原则是不允许种粮食,可是,你要种粮食的话,那个粮食,也是不能买卖呢,也不能私自处理,要交给粮站,统一处理。
为什么?
这不是不讲道理吗?
废话,粮食,油菜,棉花,这三种是一类物资,定点单位,统购统销,你敢私自交易,那是投机倒霉。
不过,自留地,也很少种粮食,为什么?
很多老乡会说,多种点山芋呢,山芋的亩产高,三分自留地,全部种上山芋的话,好好耕作,亩产差不多800斤,足够一家人熬过冬天了。
可是,山芋啊,4月份种植,11月份收获,那么长的时间,谁吃得消啊?
种山芋的老乡比较少,或者种的面积比较少,大部分老乡,大部分自留地,都是种蔬菜瓜果,因为蔬菜瓜果长的快,一两个月就成熟了。
那样的话,可以多种几茬,保证家里不至于断粮。
这个年代,想要好好的活下去,算计,算账,那是必须的,而且,要算的非常精明,斤斤计较,那肯定不行。
斤斤计较,全家饿死,想要熬下去,必须是钱钱计较,计重单位,必须是以一钱来区别才行。
周正明扛着铁锹,在自家的父子田溜达呢,现在,这一片田地,都是周家的责任田了,交完责任粮之后,剩余的粮食,归自家所有。
所以,周正明非常认真,水田么,最重要的是水,所以,天天都在田边晃悠,保证田地不能漏水,而且,秧苗不能生病。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