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体面(第 1/3 页)
周大毅这几天的日子过得不错,养殖基地就那么几个人,田国栋和叶旭就是挂个名字而已,根本不管事情。
管事情的是陈华生,可是,手下只有几个人,陈胜林和周大毅,加上几个小伙子,专门负责喂养小牛的。
现在,养殖基地这么大事情,大家都要忙碌起来。
有句话老话怎么说来着,水涨船高。
对,就是这句话。
现在陈华生又风光了,周大毅跟着陈华生,也风光起来,这个移花接木的想法,是周大毅想出来了,所以,陈华生很器重周大毅。
这个年代,老乡非常有战斗力,上面一声命令,老乡扛着锄头,拖着犁耙,背着铁锹,挑着箩筐,迅速到位。
劳动人民指着这么荒山,豪气的说道“这里都是良田”,这里必须是良田,而且还是种满粮食的良田。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黑夜当白天,月亮当太阳,白天红旗招展,夜间遍地灯明。
劳动人民团结起来,山神都在发抖,河神都在哆嗦,海神都在害怕。
陈华生负责协调开荒的事情,还有大豆种子的事情,所以,开荒的日常工作,都交给了周大毅和陈胜林。
周大毅拿着一个小本子,还有一个钢笔,哪里计数呢,要统计一天开荒多少,一天种植多少,现在抢时间啊,很紧张啊。
因为时间太晚了,都8月底了,按照以前的老黄历,这个时候种大豆,那是傻瓜才干的事情。
可是,现在,谁还相信以前的老黄历,劳动人民说:现在能种大豆,那就能种大豆;大豆要高产,那大豆就高产。
养殖基地开荒的事情,蔡庄生产队肯定大力支持,打虎亲兄弟么,再说,陈华生可是蔡庄村出来了,要是陈华生真的混得好,蔡庄村的老乡,也跟着沾光么。
老乡情结,那是老祖宗传下来,所以,蔡庄村的老乡,8个工分以上的劳力,全部出动,支持陈华生的工作。
罗先义带着七队的老乡,十分卖力的干活呢,看看远处的周大毅,罗先义又看了看正在干活的周正明。
周正明今年49岁了,按道理,这个年龄的人,应该算是老人了,要做一些轻松的工作,可是,周正明还有几个儿子要养啊。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