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钱塘张家(第 3/4 页)
“来的是我堂姐,嫁在钱塘门张家,张老太爷以太子太傅致仕,曾在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如今闲赋在家,张家世代书香,为人都是知书达礼。”
袁敏听她娓娓道来,“我堂姐嫁入张家二十载,夫妇二人恩爱,却一直未有子女,她一直有此心结,可张家为人宽厚,从不曾为难她。张家只剩这一个独子,到底还是需要子嗣绵延后嗣,如今张家已经准备从同宗的的孩子当中挑选一个孩子作为养子。”
袁敏听到这里更觉得奇怪了,这钱塘张家的事与她有何关系?怎突然跟她提起?
钱塘张家的太子太傅张树臣,袁敏早年已有耳闻,张老太爷张树臣是旧朝名相之后,曾任杭州知府,政绩显著,后来当今皇帝南下,张树臣倾力辅佐,一直以来都是皇帝的亲信,只是这事在和女真谈判求和之时,张树臣忤逆圣心,请求除了交还魏太后之外,还要再交换一个人之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张树臣公然提出让女真交还晋康太子之后,再谈和议。
张树臣的意思是皇帝没有亲生子,而晋康太子自幼生养在汴京皇宫,是皇帝的亲生子侄,是惠宗的嫡亲孙子,若是有机会能够回朝,就不会有后嗣继承之忧。
当然,当时皇帝已经收养了两个太祖血脉,只是这两个太祖的血脉已经隔了好几代,怎比得上当时被囚禁的晋康太子来的名正言顺?
这件事是发生在袁敏当时身处宫中的时候。
皇帝因此恼怒张树臣,但到底是一路跟随自己,辅佐自己的重臣,皇帝并未贬他的官职,是张树臣自动请辞,安居钱塘。
袁敏拉回记忆,只听秦夫人继续道,“既然是准备过继养子,我跟我那堂姐提了一下,想让她再认个养女。”
袁敏吃了一惊,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只能呆呆的看着秦夫人。
“你的事二郎都跟我说了,至于宫中作何反应,你也别管那么多,张家不会因为你受牵连。”
袁敏不知道秦二到底怎么跟秦夫人说的,秦夫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你跟二郎的事我也知道,只是你在秦家这个身份,你也看到了,爷对你有介心,若是一直留在秦家,我只担心他们对你痛下杀手。”
袁敏心里酸酸的,原来秦夫人是因为这个。
“承蒙夫人错爱,阿萝感激不尽。”
“我也是为了二郎,实在担不起这声谢字。我这辈子本来以为再也看不到二郎,如今看到他好生生的回来,对他的要求自然知无不应。他喜欢的人我肯定也会拼劲了全力去护着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