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不得不变(第 4/4 页)
在这两个计划中,主要角色只有两个,一个是彩虹集团这个管理统筹的人,另一个便是计划里面的各类企业,
所以,拥有各类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制造实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便成了第二合适的选择。
这两种之外的其他公司,对彩虹集团就没多大帮助了。
恰巧,今天找上门来的三家央企,完美符合了这两个因素,
召商局和中新都有自己的金融机构,而且是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同时旗下也有非常多的实体公司,
花润虽然没有金融主体,但他们在各类产业方面的资源,还要在前两家公司之上。
刚才陈阳和黄珊在听到秦董说要与彩虹集团合作,第一个想法是抗拒,主要还是他们没有反应过来,
当时他们还以为对方是冲着彩虹集团旗下的实业来的,目的是为了把金融业务渗透进来,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陈老板指定不能干,
但等后来听孔董那么一说,知道他们是要与彩虹集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就有点心动了,
再盘算一下对方的资源,正好与这两个大计划相匹配,
当时陈老板便二话不说,让黄珊将这两个计划抛了出来,
现在的结果,可以说是正中他们下怀!
……
就在陈老板和秦董双方各自欢喜的时候,监管机构的顶头大老见他们敲定合作,才开口说话,
“陈董,刚才听了黄总的讲解之后,我有个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
陈阳回过神来,当即笑道,“不敢说请教,您请说。”
大老想了想,说道,“刚才黄总讲这两个计划的时候,多次提到产业迁移,我想请教一下,你们把产业迁移作为执行这两个计划的大背景,是不是认为,我国沿海经济带的情况,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听到这句话,秦董三人这时也反应过来,
刚才他们一直沉浸在参与到这两个大计划,成功之后可以取得多少正绩的欢喜当中,却忘了这两个计划执行的大背景,
对啊,“工业4.0”还可以就地进行产业升级,可如果不是有产业迁移的必要,那你这个“三维立体综合产业网”要怎么建起来?
甚至就连“工业4.0”,也是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提升竞争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自我改革,
更别说那个产业网,基本上就是建立在如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之上,否则产业网中最底层的小微企业,如何做到影响经济民生,从而回馈上游企业?
东部可是已经有了足够成熟的产业圈的!
东馆的电子产业圈,广洲的日化产业圈,邵兴、柠波的纺织产业圈,钟山的内衣产业圈,钟山古镇的灯饰产业圈,等等等等,都是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带,
他们对当地的社会影响早已根深蒂固,几乎没有多少可以插足的余地,
你彩虹集团想搞“三维立体综合产业网”,还真的只能往中西部去找地盘!
可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除非东部沿海出现了变数,否则中西部很难有大的机会,
这种变数,从何而来?何时会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