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指点江山(第 2/4 页)
可以说,'杜长大'的肉质口感虽然不如本土猪,但它们为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优点还是不可抹灭的!”
陈阳嘴角微抽,合着这几种还是功勋猪呗。
邹蓉恍然地点了点头,又似乎有点可惜,“那这么说,以后我们自己国家的本土猪,都要绝迹啦?”
好遗憾,我想吃正宗回锅肉,正宗金华火腿,还有正宗烤乳猪……滋溜。
“那倒未必,”
陈阳转头看着她,笑道,“以前是物资条件不足,营养摄入不够,国家才大力推广和培育'杜长大',
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了,新一辈的人也不再有营养不良的问题,
这些人呢,肯定不会再满足于吃饱饭,而是追求更好吃,
所以啊,口感更好的本土猪,一定会再次被市场追捧。”
想想后世贵的要死的土猪肉,陈老板不禁口舌生津,
那土猪肉,确实跟普通猪肉有很大的区别,肉质更嫩,味道更香,是真好吃!
虽说汪阿姨生鲜店也有土猪肉卖,其实那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土猪,而只是经过改良后的品种,然后饲养方式也有所区别而已,
否则的话,普通消费者还真不一定能天天都买得起,
唔,以前还没觉得,今天听大姑爹这么一说,
哪天去找个真正的土猪肉来尝尝!
就在陈阳暗暗遐想的时候,坐在床头的大姑爹认同地点头,说道,
“阳阳这话说的没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却是供需关系,
只要市场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人看到机会,提供满足这种需求的供给,
而当供给量低于需求量,价格就会上升,价格越高,参与供给的人就会越多,
到最后,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土猪养殖这个行业中来,所以本土猪绝迹,是不大可能的。
不过,”
说到这里,大姑爹却又话风一转,略带遗憾地说道,
“养殖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还需要有技术作为支撑,有句老话嘛,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万一出现什么意外,就是鸡飞蛋打的下场,
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依靠养殖户的市场行为,恐怕会让本土猪数量回升的时间,拉得非常长,
最好的办法,还是从科研、市场、政斧三方面共同发力,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这才是长久之计!”
这一番话,听得陈阳眼中异彩连连,
他是知道大姑爹有才,但也就是当年的几分才气,却不想竟然能有这种见识,
而且这还不是什么空口白话的键政,而是有理有据切中要害的客观分析,
单是刚才的这一番分析,就足够进入彩虹经济研究院,做个研究员了,
要知道能进这个研究院的,基本上都是出自名校的研究生,也包括了不少知名学者专家,
而大姑爹却只是八十年代的大专生,这中间差不多隔了二十年的知识鸿沟,
如果没有养成长期关注新知识的习惯,是很难弥补的,
看来,大姑爹平日里优哉游哉的样子,也不是在一天到晚的虚度光阴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