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事后分析 江南来信(第 2/4 页)
这封被林公子认定为别有用心的信,正巧是林舒窈托胡家带到京中来的。
胡知府乃武乡侯亲姐的外孙,平素与侯府走礼寻常,关系颇好。不过林其琛与侯府的结怨一般人肯定不大清楚,胡知府与武乡侯终归隔了些距离,不清楚是正常的。眼见在江淮声名狼藉的林七许竟然一跃成为了王府侧妃,林其琛又救驾有功。前途不可限量,立刻巴巴地将信传了过来。
等燕竹匆匆将手套递来,安静若斯的林七许才从弟弟手中拿过了信。
“看你紧张的。”林七许随意瞟了眼信封上娟秀的字体,眼尖地觉了故人的痕迹。
心思流转瞬间。信笺上一缕极其淡雅的香味窜进了鼻间。
昔日的一幕幕跳入了眼帘,连回忆都仿佛含着香味,飘飘忽忽……
舒窈呀……居然是你。
“这回你可猜错了。”
林七许缓缓拆开信封,温柔又感慨地抚了抚因长途奔波略有褶皱的牛皮纸,语气中略带了点哽咽:“是舒窈写的,大抵托了个武乡侯府的远亲带来京城给我。”
这回连林其琛都动容不已。
试想在江淮生活十余载的姐弟二人。进京后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又被迫与从前斩断所有回忆,此刻见得江淮故人来信关怀,不免百感交集。
“算来,舒窈都要嫁人了。”林其琛念念不忘这位漂亮地不行的堂妹,捻指算了算舒窈的年岁,不免惋惜道。
林七许展开信纸,淡笑道:“是呀,她可莫走上我和亲菱的旧路。”不过,以她嫡母卢氏的心性,很难为舒窈挑一门真心实意的婚事,不把她连皮带骨卖了就是万幸。
“信上都说了些什么?”林其琛笑意不减,心情豁然开朗。
林七许一目十行地匆匆阅览了遍,脸色颇有点高深莫测的味道,又低头着重地看了几行字,才表情复杂地将纸递给了一旁眼珠子快掉下来的弟弟。
“生了什么?”姐姐的神情真不像是什么好事,林其琛忐忑地接过信,同样飞快地揪住了重点,不过他的反应可没林七许这样低调温和,他几乎尖叫起来,“居然有了!”
林七许侧了侧身子,险些没捂住耳朵。
原来男人大惊小怪起来,比女人厉害得多。
天呐,林舒窈已然十六,将近四十的嫡母竟然怀了孩子!这会儿往林其琛嘴中塞三个鸡蛋,估摸着都填不满他的满脸惊愕。
“大惊小怪什么。”林七许拿过被弟弟快扯碎的信纸,开始第三遍细读。
林其琛仍旧没从这个噩耗里醒过来,几乎抚着胸喘气,喝了杯茶压压惊,连连惊叹:“看来,即使哪天赵氏怀孕了。有这个前车之鉴,我也能提高点接受度。”
林七许笑睨了弟弟一眼,眼神在‘吾弟欲上京备考,本意图让他二人为伴一同赴京。不过幼弟难以放心,执意留下。如今此事突,脑中一片混乱,难以抉择。’停留许久,一时间沉吟起来。
林舒窈家中情况她了如指掌。不放心是难免的。本来还与其琛商讨的是否要去信询问,没想到信自个儿就来了。
舒窈的两个弟弟资质颇有差距,长弟如今是举人身份,行事沉稳,说话谨慎。幼弟勉强中了秀才,言辞行为一贯跳脱。
倘使两个弟弟一同赴京,不说嫡母会对舒窈做些什么,一旦舒窈与父亲分离的时日久了,嫡母再生下个小弟弟,局面会变得非常难看。舒窈的父亲耳根子软。心地更软,自认对不住嫡母,又愧对他们的生母,行事总犹疑再三,无半分果决,嫡母若趁势把弟弟们逐出家门,或劝动父亲做些什么,后果将无可挽回。
即便舒窈在信中没有提及种种顾虑,可一切尽在不言中。
林七许同样在嫡母手下讨活数载,经验丰富又老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