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去扬州府周遭转转(第 2/4 页)
百姓们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全都挂靠在士绅的名下,那么交给朝廷的税收就少。
给朝廷交的税收少,那么朝廷就没有足够的财政,太平年间倒也正常,一旦战争兴起,那么朝廷财政将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崩溃。
明朝末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财政崩溃,就是因为收不上税。
说起来明朝末期其实挺富有的,但富的不是百姓,富的也不是朝廷,富的就是这些为富不仁的士绅。
这些士绅很聪明,他们打着的旗号是减轻百姓负担。
“吴老爷可是个好人呢,他们给我们的税收特别少,特别特别少,我们每年都要到他家去谢谢他,真的!”
这个中年人不断的说着吴德良的好处,甚至将吴德良当成菩萨了。
陈松的心里不由得有些悲哀,他们也不过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也分不清是非,他们只是看当下对他们有利。
这也没有办法,有些道理就算讲给他们听,也没有年末多收入的那几枚铜钱来的好。
陈松和这个中年人聊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日头归西,这才带着空落落的肚子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去的路上,陈松很沉默,什么话都没有说,朱棣倒是在不停的挑起话头,可陈松都只是随意的嗯嗯啊啊应付了事。
陈松在想着该如何能够更好更完美的完成官绅一体纳粮,根据今天的情况来看,一旦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反对最大的不仅仅是士绅,还有士绅下面的那些百姓。
一旦士绅鼓动起这些百姓,控制不好,将会演变成一场灾祸。
陈松心里也明白,这些百姓现在最看重的就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官绅一体纳粮之事就是断了他们的蝇头小利。
常言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句话放之天下皆准!
回到驿馆,陈松和朱棣坐在大堂中,吃着饭。
他们俩人吃的饭非常普通,就是一碗阳春小面。
吃完饭将里面的汤全部喝光,抹了抹嘴,陈松开口说了起来,“我之前少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士绅下面的这些百姓。
如果咱们要实施官绅一体纳粮的话,反对最大的除过这些士绅之外,还有挂靠在士绅名下的那些百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