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集装箱驶出亚洲!】(求月票!)(第 3/4 页)
凯瑟克认为货柜运输未必能占据多大的份额,但是货柜码头投资却需要极大的投资。
按照环球码头的经验,一个货柜码头需要上千万美元;
毕竟在1955年,环球航运的货柜码头启动资金就是1000万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物力的成本增加,一个货柜码头的投入可能会在1200万美元以上。
这个投入对港岛任何洋行,都是不可能的,哪怕是他们联合起来,也未必能拿的出。
在后世,港岛是1966年才成立了货柜码头委员会,然后因为投入太大,前景未明,一直未有行动;
直到1969年才由欧洲的三个著名货柜航运公司牵头,汇丰、太古、捷成及嘉道理家族随后加入;
而作为九龙仓的主人,怡和洋行反而拒绝了加入;
这件事情,一直让怡和洋行后悔无比。
看没人回应自己,捷成洋行大班不由得暗暗失望,英资洋行也不团结啊!
汇丰已经是彻底倒向华商那边了,哪位华人做什么,汇丰银行就跟着做什么;
当然,也是利益驱使,汇丰银行这些年跟着吴光耀,每年的利润比汇丰银行原本的利润都高。
换那个洋行,都得这样选择。
.....
此时,吴光耀正在陪同港督柏立基等政府官员,见证这次航运大事。
“吴先生,你觉得我们港府是否应该成立一个货柜委员会,研究航运新趋势及港岛的对策?”
柏立基的话让吴光耀心头一震,这对自己可不是一件好事!
“总督阁下,货柜远洋航行趋势未明,再加上投资巨大,未必有人愿意加入进来,我的意见是再观察观察。当然,你可以去问问大家,愿意加入么!”吴光耀说道。
不管怎么说,环球集团在葵涌已经有了三个货柜码头,吴光耀还是不急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