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不眠之夜(一)(六频期间,求推荐、收藏、留言)(第 3/4 页)
事实上,自从十年前他回到了自己的故国,发动了政变夺回了王座,他的皇位一天都没坐稳过。
他一登基就被觊觎者们环伺四周。
经过一段时间残酷的政治斗争,这些反对者最终的下场全都如出一辙——死亡。
之后恩希尔把他所有政敌的墓石挖掘出来铺成了舞厅的地板。
人们从此称他为“敌人坟墓上舞动的白色火焰”
并不是他天性就如此残忍,而是恶劣的局势让他不得不行事极端。
皇帝与贵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实在是太激烈了。
尼弗迦德虽然被称为“帝国”,但其本质上是一个混合了封建制与君主制的政体。
皇帝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帝国的某些地区会作为“行省”由皇帝指派的总督进行集权式统治。而同时皇帝也会把土地分封给贵族进行封建式统治。
所以恩希尔并没有享有绝对君主权,他的统治并不能脱离于贵族们的支持。
皇帝和贵族互相掣肘,勉强维持着脆弱的平衡,连他本人的复国之路便是基于部分贵族们的拥护。
更糟糕的是,尼弗迦德的崛起速度太快,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而稳定的皇位继承制度,每次的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政变与刺杀。
他父亲和他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尼弗迦德国内各方势力已经盘根错节,皇族、保皇派、贵族相互倾轧。
而尼弗迦德商人协会便代表了贵族利益。
为了制衡贵族,恩希尔亲手扶持了瓦提尔领导的帝国情报机构。
另一方面他不断地发动北伐战争转移内部矛盾,同时也试图积累自己的威望,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力。
但所有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的。
他最需要的是一个直系血缘的继承人。
只有皇位与血缘绑定,他的王朝才可以延续,权利的交接才能够稳定。
而从希里因为意外律被送给了杰洛特,没有了直系子嗣的恩希尔就越发觉得自己周围暗流涌动,正在不断勒紧自己的脖子。
为了暂时压制国内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他迫不得已屈服于尼弗迦德商会。
甚至把未来的帝位都拱手让出,送给了商会推出的代理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