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一章危险临近(第 1/2 页)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

    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吴天想到这首李白诗,顿生感慨,忽觉李白过于柔弱,没有反抗精神。诗是好诗,可惜人不是好人。心到老了才有这番感触,不懂变通。虽然诗才大气磅薄,飘逸优美。看似堪破红尘,实则乃一俗人。既想有所作为,除了诗词歌赋,做一个大儒倒是尚可,治国却有些为难他了。

    诗中描述的就是丹阳城地理地貌的美景,如果没有来到丹阳城,吴天也不会想起李白这首诗,不过丹阳城的确是扬州城上游最大的城市,是内陆往扬州城再出海的必经之道,重要性仅次于扬州,欠的当然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了。

    城内景色别致,河道纵横,以百计的石拱桥架设河道上,人家依水而居,高低错落的民居鳞次栉比,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路,水、路、桥、屋浑成一体,一派恬静、纯朴的水城风光,柔情似水。

    吴天站在城外,笑了笑,低声说道:“杨广虽有大才,却心性过急,恨不得把子孙要做的事全揽在自己一人身上。害得大隋因他而亡,算是一个悲剧帝王的绝唱。开通运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难怪后人说杨广的大运河开通,虽然背了千年骂名,但却惠及了唐宋的昌盛。”

    大运河现在尚未开凿,毕竟如今还是老杨当家,虽知开设运河对一个国家而言利大于弊,但也料及到工程巨大,若想不损害当朝廷元气,唯有徐徐图之,一段一段的修筑,用一代人的时间修筑起来,就不会危及杨氏江山,又能恩惠天下。

    料想一代明君杨坚选择杨广继承家业,只怕不单是杨广仇视世家门阀,做汉武帝的雄心,征服大漠诸胡,威服四海的壮志。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看到了交通枢纽的弊端,知道如何开设运河的战略构想罢。

    吴天望着兴旺的城池,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并未有人料及到杨广登基称帝后,需用四十年的功夫开凿的运河他竟在六七年内就完成了,牺牲百姓的代价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他也是历代帝王中的一朵奇葩。

    虽然短时间内完成了壮举,但在运河上牺牲的百姓造就了隋朝的内乱,难道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代价还不足以警醒后人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么?秦朝如果没有秦始皇严酷的法度,牺牲了六国之民修筑长城,也不会有后来的楚汉之争。

    忽然觉得杨广和秦始皇何其相似,都想一口吃个大胖子,难怪历史上都在骂两人是暴君。好处都被后来的开国皇帝拿去了,刘邦得到了秦始皇的长城,庇护了汉朝极度虚弱期未灭,而杨广开凿的运河同样给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留下了美名。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五仙门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武圣! 魔门败类 过河卒 修仙琐录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志怪书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剑啸灵霄 玄鉴仙族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剑来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 彼岸之主 为龙之道 仙逆 小狐妃,太凶萌 明夷于飞 左冷禅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卧虎藏龙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一个人干翻修仙界 过河卒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 太监能有什么坏心思 武圣! 仙父